广告1

杭州“短托养老”模式为养老服务提供了新思路

今年的国庆、中秋假期,杭州滨江区西兴街道推出的一项服务引发关注——“99元一日短住”托老服务。老人们可以在养老机构短期入住,享受三餐、住宿、文娱活动和24小时医护照料,费用仅为市场价的几分之一,子女们则得以从临时照护中“喘息”片刻。

这项平常的服务精准击中了当代社会的养老痛点。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这样的困境:子女临时出差、家人需要短暂休息、老人生病出院后需要专业照护,这些“空窗期”如何填补?杭州的实践给出了一个温暖而智慧的答案。

“短托养老”服务的可贵之处在于其“精准”与“灵活”。它不是替代传统的居家养老或机构养老,而是在两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老人们不必长期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却能在需要时获得专业照护;子女们可以安心处理紧急事务,同时父母还得到了妥善照料。这种服务模式,是现代快节奏社会中最稀缺的养老方式。99元的价格,让普通家庭都能负担得起。这背后体现的是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的有效结合——街道整合辖区内养老机构的闲置资源,通过适度补贴实现普惠价格,既盘活了存量资源,又满足了民生需求。

杭州的经验对正在步入中度老龄化的其他城市具有重要启示。我国九成以上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但纯粹的居家养老难以满足现代社会流动性的需求。杭州的短托养老提供了新思路:在尊重老人意愿的前提下,通过发展社区嵌入式、短期式养老服务,补齐传统养老模式的缺陷和短板。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它必然伴随着沉重的养老负担。用创新且温情的服务模式化解结构性矛盾,用精准的政策支持托起民生底线,便可以让“老有所养”拥有更丰富、更温暖的内涵。

本报记者 帅晓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