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白内障患者数量持续增加,这与我国人口老龄化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数据研究显示,白内障主要发病人群为60岁以上人群,其中81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最高,达到48%;其次是71-80岁人群,发病率为29%;然后是61-70岁人群,发病率为16%;60岁以下人群白内障发病率较低,仅为7%。白内障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眼科疾病,但多数人对该疾病并不是很了解,甚至存在一些认知误区,致使很多白内障患者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甚至导致失明造成终身遗憾。所以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必要多了解一些白内障知识,规避这些误区。
一、什么是白内障?
眼睛内的晶体作用与照相机镜头相类似,当光线穿过晶体时,就能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的多彩多姿。一旦晶体发生混浊,光线无法穿过晶体,看什么事物都是浑浊一片,这就是白内障。中老年人是白内障的高发人群,当然,也不排除青少年患白内障的可能。诱发白内障的原因有很多。我们都知道,上了年纪的人,其眼睛里的各个组织器官功能会逐渐减弱,而且机体代谢水平也随之降低,容易发生白内障,岁数越大患白内障的几率也就越高。长期在特殊环境中工作,如红外线或放射性线体,对眼睛内的晶体影响很大,有可能使晶体发生混浊。胎儿在妈妈腹中的时候,有可能因为一些疾病导致胎儿晶体形成过程中发生混浊,我们管这种白内障叫做先天性白内障。
二、白内障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
(1)视物模糊
白内障患者看东西时比较模糊,总觉得物体颜色不够明亮,看光线时周围会有光圈出现。另外,白内障患者如果在夜间开车的话,即使对面车辆开的灯光是近光灯,仍旧觉得十分刺眼,不适感非常强烈。
(2)单眼多视
早期白内障,由于晶体并不会完全变混浊,在这种情况下,白内障患者在观看物体时会出现双影或多影的情况。
(3)色觉异常(虹视现象)
早期白内障,晶体会吸收大量水分而发生肿胀,这是因为有许多微粒水滴附着在晶体上皮细胞。这时白内障患者在观看灯光时会呈现彩色晕光,俗称虹视。
(4)昼盲或夜盲
如果从晶体中心位置向四周发生混浊,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瞳孔会缩小,使光线无法顺利穿过晶体,导致白内障患者在白天无法看清事物。如果晶体发生混浊的部位在周边,则会出现夜盲的情况。
三、白内障的认知误区
(1)白内障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
年龄是诱发白内障的主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因素,所以很多人认为只有老年人才会得白内障,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因为除了年龄因素以外,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自身因素等都有可能引发白内障。也就是说,白内障有可能出现各个年龄层的人群,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病。
(2)滴眼液能治疗白内障
部分患者为了免受手术之苦,坚持药物治疗。要知道,白内障是因为眼部的晶体发生混浊,这种情况不是药物可以随便逆转的,更无法将混浊的晶体恢复到原先清澈透明状态。目前,治疗白内障的方式以手术为主。值得注意的是,白内障这种疾病一旦形成,虽说不可逆转,但却可以通过控制高危因素延缓病情发展,如避免高强度紫外线的照射、少抽烟、少喝酒、控制血糖及血压等。
(3)早期白内障不用管,等看不见了再治疗
白内障病程越长,越容易引发青光眼和眼内炎症,手术风险也会随之增加。只要因白内障引起了视力下降,并影响了正常生活、学习、工作,即便视力还有0.3以上,乃至0.5左右,都可以考虑手术。所以白内障患者应定期复诊,以明确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
(4)年龄太大没必要手术
有些人认为年龄太大没有必要做手术。目前超声乳化手术已经突破了年龄的限制,上至百岁老人,下到3个月的婴幼儿,都可以进行手术,且痛苦小。所以没必要让老人在黑暗中度日如年,从长远来看,白内障不及时治疗的话,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而且还会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另外,还有一些人认为白内障手术复发的几率比较大,主要和晶体去除不干净有很大关系,认为没有治疗的必要。白内障术后再次被诊断为白内障, 临床管这种现象叫做后发性白内障。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晶体没有去除干净,而是术后后囊膜的混浊,与晶体本身没有关系。出现这种情况不要惊慌,也无需太多担心,采取激光技术是可以治愈的。
(5)人工晶体是有寿命的
事实上,目前临床所使用的人工晶体材料,其物理和化学性质都非常稳定,可以实现终身使用。同时,人工晶体是有度数的,可以根据患者的视力情况,合理调整人工晶体度数,既可以治疗白内障,又可以矫正患者的视力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四、老年人如何预防白内障
(1)适当增加营养
每日三餐保证足够的营养外,还要多吃一些新鲜的瓜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C能减弱光和氧对晶状体的损害。同时,还要注意蛋白质、微量元素的补充。合理控制食盐摄入量,多喝水。少吃油腻、高胆固醇食物,忌烟酒,避免暴饮暴食。有助于正常视力的保持,延缓病情发展。
(2)平时注意保养眼睛
看书写字、看电视时间应适当控制,注意不可在暗处看书。每隔1—2小时到户外活动让眼睛休息一会儿,外出时要做好眼睛的保护工作,如佩戴墨镜、遮阳帽等,防止紫外线照射,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如有远视、近视或散光等屈光不正现象,应到医院检查验光或到正规专业眼镜店,佩戴合适的眼镜,以避免发生眼疲劳症。平时注意用眼卫生,不用手揉眼,不用不洁手帕、毛巾擦眼或洗眼。
(3)心理保健
早期白内障只要正确对待,认真保养,不会对视力造成太大影响。老年人患白内障后,保持良好的心态十分重要,要做到遇事淡然、处事坦然。保持心情开朗,积极面对生活,能起到阻止和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
(4)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
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既有助于缓解不良情绪,又能够达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目的。
(5)定期检查眼部
建议每两年做一次扩瞳检查,以发现眼睛的异常和病变,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眼病等。另外,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尤其是糖尿病容易并发白内障,所以始终保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可以有效避免白内障的发生。
总之,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一些白内障患者因听信一些错误说法,走进了治疗误区,导致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给患者造成了终身影响。所以我们有必要全面了解关于白内障的一些知识,可以让我们正确对待疾病,做好日常疾病预防,尽量远离白内障所带来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