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疝气的种类与治疗方法

疝气,即体内的某一脏器或组织脱离了其原本正常的解剖位置,经由先天或者后天形成的薄弱处、缺损处或者孔隙进入了另一部位。疝气的出现给患者造成了众多不适,也带来了健康风险。所以,了解疝气的类别以及治疗手段对于及时诊断并有效医治是非常关键的。

一、疝气的种类

1.腹股沟疝

这是最常见的疝气类型,又可分为腹股沟直疝和腹股沟斜疝。腹股沟斜疝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疝囊经过腹股沟管深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浅环,并可进入阴囊。腹股沟直疝则多见于老年男性,疝囊经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

2.股疝

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称为股疝。由于股管几乎是垂直的,疝块在卵圆窝处向前转折时形成一锐角,且股环本身较小,周围又多为坚韧的韧带,因此股疝容易嵌顿。

3.脐疝

疝囊通过脐环突出的疝称为脐疝。小儿脐疝多属先天性,是由于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瘢痕组织不够坚强,在腹内压增加的情况下发生。成人脐疝则多为后天性,较为少见,常继发于肝硬化腹水、妊娠等腹内压增高的情况。

4.切口疝

发生于腹壁手术切口处的疝称为切口疝。主要病因是腹壁切口的筋膜和肌层未能完全愈合,在腹内压的作用下形成疝。切口疝多为纵行切口,尤其是正中切口,因其切断了腹壁的横行纤维,容易发生切口疝。

5.白线疝

白线疝发生于腹壁正中线(白线)处,绝大多数在脐上,故也称上腹疝。白线由两侧腹直肌鞘的纤维交叉组成,此部位较为薄弱,腹腔内压力增高时容易在此处形成疝。

二、疝气的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

适应证:1岁以下的婴幼儿,随着生长发育,腹壁肌肉逐渐增强,疝有自愈的可能;年老体弱或伴有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方法:使用疝带进行局部压迫,阻止疝块突出。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期使用疝带可能会使疝囊颈经常受到摩擦而增厚,增加疝嵌顿的发生率,并且可能会引起局部皮肤的炎症和溃疡。

2.手术治疗

传统疝修补术:通过将疝囊高位结扎,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管壁。常用的方法有疝囊高位结扎术、加强腹股沟管前壁的Ferguson法和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 Bassini 法、Halsted 法、McVay 法等。

无张力疝修补术:以人工合成材料作为补片,修补腹壁的缺损,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

经腹腔镜疝修补术:属于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美观等优点,但技术要求较高,费用也相对较高。

3.嵌顿疝和绞窄疝的处理

嵌顿疝:应紧急手术,解除嵌顿,防止肠管坏死。

绞窄疝:内容物已坏死,更应紧急手术,切除坏死的肠管,行肠吻合术。

总之,了解疝气的种类和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在治疗过程中,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术后护理和康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疝气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完善,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38608622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