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常伴随多种并发症,其中肺炎是较为常见且危险的一种。肺炎不仅会加重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延长住院时间,还可能显著增加死亡率。因此,对脑卒中患者而言,预防和治疗肺炎并发症需同步重视,做到“两手抓”。
脑卒中患者之所以容易并发肺炎,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一方面,脑卒中发作后,患者常出现意识障碍、吞咽功能减退或丧失,导致咳嗽反射减弱,口腔分泌物、呕吐物等容易误吸入气管和肺部,为细菌滋生创造了条件,引发吸入性肺炎。另一方面,患者因肢体活动受限,长期卧床,肺部痰液难以顺利排出,堆积在肺内,也会增加感染风险。同时,脑卒中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弱,使得肺部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侵袭。
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肺炎,需要从多个环节入手,构建全方位的防护体系。首先,要加强呼吸道护理。对于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应及时评估吞咽功能,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饮食方式,如采用鼻饲饮食,避免进食时发生误吸。同时,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拍背时应从下往上、由外向内轻轻拍打,力度适中,以帮助松动痰液。其次,要做好口腔卫生护理。口腔是细菌滋生的重要场所,保持口腔清洁能有效减少病原体向下呼吸道蔓延的机会。护理人员或家属应每天为患者进行口腔清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漱口液,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另外,要注意环境通风与消毒。保持患者居住环境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降低室内细菌和病毒的浓度。对患者使用的床单位、餐具等进行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此外,还需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开展康复训练,如肢体活动、坐起、站立等,促进患者身体机能恢复,提高免疫力。同时,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摄入,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必要时通过静脉补充营养,为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支持。
当脑卒中患者不幸并发肺炎时,治疗需兼顾肺炎控制与脑卒中本身的治疗,实现协同增效。在肺炎治疗方面,首先要明确病原体,通过痰培养、血培养等检查,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则需使用抗病毒药物。同时,要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如通过吸氧纠正缺氧状态;使用祛痰药物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进行雾化治疗,稀释痰液,改善呼吸功能。在治疗肺炎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脑卒中的基础治疗和康复,要继续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防止脑卒中病情加重或复发。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时开展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等康复治疗,促进患者整体功能的恢复,提高其抵抗力,为肺炎的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脑卒中患者并发肺炎的风险较高,后果严重,必须将预防和治疗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降低肺炎的发生概率;一旦发生肺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兼顾脑卒中的基础治疗与康复,才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