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小儿肾小球肾炎的药物治疗和注意事项

孩子生病,家长最担心。如果医生说孩子得了“肾小球肾炎”,很多家长可能会一头雾水:这到底是个什么病?需要怎么治?平时该注意什么?别着急,今天带大家弄明白这个病。

一、孩子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肾小球肾炎,其实可以理解为“肾脏的小筛子堵了”。正常情况下,肾脏里的“小筛子”(医学上叫肾小球)负责过滤血液里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再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如果孩子感染了细菌,或免疫系统出了问题,这些“小筛子”就会发炎、肿胀,导致其工作效率下降。感染了这种病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这些信号:尿液颜色变深,像洗肉水一样,或者尿量突然减少;眼睛、脸、脚踝浮肿,尤其是早上起床时眼皮肿得厉害;没力气、发烧,甚至血压升高。所以,如果发现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查尿常规、肾功能,监测血压等,别耽误治疗。

二、肾小球肾炎治疗靠什么?

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治疗方案,但大致方向是清除感染灶、利尿消肿、降压、保护肾脏。

1.把“坏人”抓出来

细菌感染引发的肾小球肾炎,医生会先开抗生素。这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即使孩子看起来好了,也要把药吃完,否则细菌可能藏起来,过几天又闹事。

2.保护肾脏不“超负荷”

有些孩子会出现高血压,这是肾脏“太累”的信号。医生可能会开降压药,这类药不仅能降压,还能减少肾脏的压力。有些药吃了可能会出现干咳、心率减慢,家长要提醒孩子按时吃,别因为怕副作用就擅自停药。

3.帮身体“排水”

如果孩子浮肿严重,医生会开利尿剂,让身体多排尿,把多余的水分“赶出去”。这类药可能会导致尿频、尿急,但千万别让孩子憋尿,更不能自己停药,否则水肿会加重。

4.调节身体“过度反应”

如果是免疫系统“自己人打自己人”导致的肾小球肾炎,医生可能会用激素类药物。这类药可能会让孩子容易饿、爱出汗,甚至长胖,但这是暂时的。家长一定要按医生要求慢慢减药,突然停药反而会让病情反复。

三、日常护理

药物只是治疗的一部分,日常护理同样重要。

1.饮食清淡为主,别贪嘴

首先要少盐,当浮肿严重时,每天的盐量要控制在1-2克以内,咸菜、火腿、方便面这类高盐食物要完全戒掉。其次是少蛋白,如果尿蛋白严重,要适当减少鸡蛋、牛奶、红肉的摄入,但别完全不吃,以免营养不良。可以多吃点蔬菜、水果和少量优质蛋白,如鱼肉。最后是喝水,早期水肿严重时,需严格限制汤水入量,保持出入量平衡,减轻肾脏负担;后期水肿消退,在医生允许情况下要鼓励孩子多喝水,帮助肾脏排毒。

2.别剧烈运动,别受凉

急性期要让孩子多卧床休息,别剧烈跑跳,以免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另外,生活中要注意卫生,少去人多的地方,防止扁桃体炎、感冒等感染诱发病情反复。

总而言之,肾小球肾炎虽然听起来吓人,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大多数孩子都能完全康复。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细心观察孩子的变化,同时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38608622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