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咳嗽老不好?内科医生:别把 “支气管炎”拖成 “慢阻肺”

先搞清楚:支气管炎为啥总跟咳嗽 “绑定”?

说起支气管炎,大家可能不陌生,但未必知道它分 “急性” 和 “慢性” 两种,跟咳嗽的关系也不一样。急性支气管炎大多是感冒、流感后的“后遗症”——病毒或细菌感染了气管、支气管黏膜,黏膜发炎肿胀,就会刺激喉咙发痒、引发咳嗽。这种咳嗽往往来得突然,可能还带着白色或黄色的痰,有时候会伴有发烧、嗓子疼。一般来说,只要及时休息、对症吃药,大多数人2-3 周就能好,就像呼吸道得了一场 “小感冒”,恢复起来比较快。但慢性支气管炎就不一样了,它更像是 “长期伤害” 的结果。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长期吸烟,不管是自己抽烟,还是吸二手烟,烟草里的焦油、尼古丁会日复一日刺激支气管黏膜,让黏膜反复发炎、变厚,分泌物也会增多。很多人觉得慢性支气管炎“不耽误吃、不耽误睡”,咳得厉害就吃点止咳药,不咳了就不管了。可正是这种 “放任不管”,给了疾病发展的机会——支气管黏膜长期受损,功能会慢慢下降,时间长了,就可能一步步发展成慢阻肺。

划重点:这几类人,最要警惕 “支气管炎变慢阻肺”

第一类是 “老烟民”。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 “头号凶手”,有研究表明,长期吸烟的人,患慢阻肺的风险是不吸烟人群的 6-8 倍。如果已经有慢性支气管炎,还继续吸烟,气管黏膜的损伤会越来越严重,用不了几年就可能发展成慢阻肺。第二类是 “长期接触污染” 的人。比如在煤矿、水泥厂、建筑工地工作的人,长期吸入粉尘;还有家庭主妇,每天在厨房接触大量油烟;或者长期生活在雾霾严重、空气质量差的地方。这些有害物质会像烟草一样,持续刺激支气管和肺部,加速病情发展。第三类是 “反复感冒、支气管炎老发作” 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儿童,或者本身免疫力比较低的人,每次感冒、支气管炎发作,都会对呼吸道造成一次损伤,如果每次都没彻底治好,损伤就会 “叠加”,时间长了就可能发展成慢阻肺。第四类是 “有家族史” 的人。如果家里直系亲属有慢阻肺,那么自己患慢阻肺的风险也会比普通人高,因为某些基因可能会影响肺部对有害物质的抵抗力,更容易出现呼吸道损伤。

记牢了:做好这三件事,不让支气管炎 “拖成” 慢阻肺

第一件事:戒烟!戒烟!戒烟!

对于有慢性支气管炎的人来说,戒烟是预防发展成慢阻肺最关键、最有效的办法。不管烟龄多久、每天抽多少,只要能戒烟,肺部的损伤就能得到缓解,病情发展的速度会明显减慢。如果自己戒烟有困难,可以到医院的戒烟门诊寻求帮助,医生会根据情况制定戒烟方案,必要时还会用药物辅助戒烟。

第二件事:支气管炎发作,别 “硬扛”,及时治

很多人觉得 “咳嗽不用治,自己会好”,可慢性支气管炎每次发作,都是对支气管黏膜的一次 “加重损伤”。如果出现咳嗽加重、痰变多、发烧、气短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情况判断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然后对症用药——比如细菌感染需要用抗生素,同时配合止咳、化痰、平喘的药物,帮助控制炎症,减轻支气管的损伤。千万不要自己随便买止咳药吃,尤其是强效止咳药,可能会把痰堵在气管里,加重病情。

第三件事:定期查肺功能,早发现、早干预

肺功能检查是发现慢阻肺最关键的检查,能及时发现肺部功能的变化。对于有慢性支气管炎的人,尤其是 40 岁以上、长期吸烟、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肺功能检查。很多人觉得 “我不喘不咳,不用查”,可慢阻肺早期症状很隐蔽,等出现明显气短时,肺功能往往已经受损了 30% 以上,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通过肺功能检查,能在早期发现肺功能的下降,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成慢阻肺。

岚县人民医院 韩义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