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肺癌术后护理指南:从伤口愈合到呼吸康复的全流程攻略

肺癌作为胸外科常见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首选根治方案,而术后护理质量直接影响伤口愈合、肺功能恢复及预后效果。肺癌术后护理需贯穿“伤口精准护理、呼吸功能康复、营养支持、并发症预防”四大核心,兼顾术前准备与出院后长期管理。本文结合临床规范,详解肺癌术后全流程护理要点,助力患者科学康复。

一、术前护理:筑牢手术基础

术前护理核心是优化患者状态、降低手术风险,为术后康复铺垫。

1.呼吸道准备:指导患者戒烟戒酒(吸烟会增加术后肺部感染风险),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训练(深吸气后屏气3秒,用力咳嗽排痰),每日3-4次,每次10-15分钟;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者,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改善肺功能。

2.心理护理:患者易因肿瘤性质、手术恐惧产生焦虑,需用通俗语言讲解手术流程(如胸腔镜微创手术优势)、术后康复周期及成功案例,鼓励表达内心感受,必要时联合心理医生进行认知行为疗法,增强治疗信心。

3.术前准备:完善胸部CT、肺功能、心电图、肝肾功能等检查,评估手术耐受性;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遵医嘱进行皮肤准备、交叉配血;向患者讲解术后引流管护理、体位配合等注意事项,提高配合度。

二、术后即时护理:生命体征与基础保障

术后24小时是病情关键期,重点为“监测病情、保障呼吸、预防突发风险”。

1.生命体征监测:持续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每15-30分钟记录一次,病情稳定后改为每1-2小时一次。若出现呼吸急促(>25次/分)、血氧饱和度<95%、血压下降等情况,需警惕肺部感染、气胸、出血等并发症,立即报告医生。

2.体位与呼吸支持:术后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利于呼吸和引流;常规吸氧(流量2-4L/min),改善缺氧状态,待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5%以上可逐渐调整吸氧浓度或停氧。

3.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胸腔引流管、胃肠减压管,避免扭曲、受压、脱落。观察引流液颜色、量和性状:胸腔引流液术后初期为鲜红色,逐渐转为淡红色,每日引流量<50ml且颜色清亮时可考虑拔管;若引流液呈鲜红色且量持续增多(每小时>100ml),需警惕活动性出血,及时处理。

三、伤口护理:精准防护促愈合

肺癌术后伤口多为胸腔镜微创切口,护理核心是“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减轻疼痛”。

1.日常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术后7天内避免沾水,定期更换无菌敷料,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血、渗液及皮下气肿。若出现感染迹象(如发热、渗脓),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加强换药频率。

2.疼痛管理:术后切口疼痛会影响呼吸和咳嗽,需科学止痛。遵医嘱给予口服或静脉止痛药(如布洛芬、氨酚待因),疼痛剧烈者可使用自控镇痛泵(PCA);同时通过听音乐、深呼吸等转移注意力,咳嗽时用手按压伤口两侧,减少牵拉痛。

3.活动指导:指导患者活动时动作轻柔,避免剧烈咳嗽、转身、弯腰等牵拉伤口的动作,穿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

四、呼吸功能康复:核心训练不可少

术后肺功能恢复是康复关键,需循序渐进进行呼吸训练和排痰护理。

1.有效排痰:鼓励患者术后早期咳嗽排痰,协助翻身、拍背(空心掌从下往上、从外向内轻拍背部),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痰液黏稠者,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生理盐水+化痰药),每日2-3次,稀释痰液后促进排出,预防肺部感染和肺不张。

2.呼吸训练:术后1-2天开始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训练:腹式呼吸时一手放腹部、一手放胸部,深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收缩,每次10-15分钟;缩唇呼吸时用鼻吸气、嘴唇缩成吹口哨状缓慢呼气,延长呼气时间,改善肺通气功能。

3.功能锻炼:术后24-48小时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从床边站立、缓慢行走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时间,每日2-3次;术后1周可进行扩胸运动、手臂上举等锻炼,增强胸部肌肉力量,促进肺扩张。

五、营养支持:补养气血助修复

肺癌术后患者消耗增加、消化功能减弱,需通过科学饮食补充营养,增强机体修复能力。

1.饮食过渡原则: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术后1-2天禁食禁饮,通过静脉输注营养液;肛门排气后尝试少量流质饮食(如米汤、菜汤),每次50-100ml,每日6-8次;术后3-7天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稀粥、烂面条、蒸蛋羹);术后2-4周可尝试软食,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2.饮食选择: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强抵抗力。避免辛辣、过烫、坚硬、油腻食物,戒烟戒酒,防止刺激呼吸道和消化道。

3.注意事项: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饭后保持半卧位30-60分钟,减少胃食管反流;食欲减退者可根据喜好调整饮食口味,提高进食兴趣。

六、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肺癌术后需重点警惕肺部感染、气胸、出血、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做好针对性护理。

1.肺部感染与肺不张:除加强排痰和呼吸训练外,定期通风换气,保持病房清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监测体温和痰液变化,若出现高热、咳黄脓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出血:密切观察患者面色、皮肤温度及引流液情况,若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需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止血、输血等紧急处理。

3.胃食管反流:指导患者少食多餐,避免睡前进食;睡觉时垫高床头15-20cm,利用重力减少反流;症状明显者遵医嘱使用抑酸药和促胃肠动力药。

七、出院后康复护理:长期管理固疗效

1.饮食与生活习惯:坚持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的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戒酒;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2.功能锻炼:出院后继续进行呼吸训练和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逐渐恢复正常活动量。

3.定期复查与病情监测:遵医嘱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复查胸部CT、肿瘤标志物、血常规等,评估康复情况;若出现咳嗽加重、胸痛、咯血、体重快速下降等症状,及时复诊,警惕肿瘤复发或转移。

肺癌术后护理是系统性工程,从术前准备到术后康复,每一个环节都需科学规范。患者及家属需严格遵循护理要点,积极配合治疗与锻炼,才能有效促进伤口愈合、恢复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希望本文的全流程指南能为肺癌术后患者提供实用帮助,助力顺利康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