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术后护理是决定患者康复速度与预后的关键环节。手术虽已复位固定骨折端、解除胸腔内器官压迫,但术后伤口愈合、疼痛管理、功能恢复及并发症预防,仍需科学规范的护理干预。本文融合现代医学精准护理与传统中医辨证施护理念,从术后即时护理、住院期核心护理、出院后康复护理三阶段,详解肋骨骨折术后的全流程护理要点,助力患者安全高效恢复。
一、术后即时护理:术后24小时黄金守护
术后24小时是患者病情最不稳定的阶段,护理核心是“监测生命体征、保障呼吸通畅、控制急性疼痛、预防早期并发症”。
(一)生命体征与病情监测
1.持续监测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每15-30分钟记录一次,待病情稳定后改为每1-2小时一次。重点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是否规整,若出现呼吸急促、发绀、血氧饱和度低于95%,需警惕气胸、肺不张等并发症,立即报告医生。
2.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若渗血较多或引流管引出大量鲜红色血液(每小时超过100ml),需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同时观察胸带固定情况,确保松紧适度,以能伸入一指缝隙为宜,避免过紧影响呼吸或过松导致骨折端移位。
(二)呼吸功能维护
1.术后患者需常规吸氧,流量2-4L/min,改善缺氧状态。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可采用“腹式呼吸训练”:患者取半卧位,一手置于腹部,一手置于胸部,深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收缩,每次10-15分钟,每日3-4次,促进肺扩张,预防肺部感染。
2.对于痰液黏稠难以咳出者,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生理盐水+化痰药物),每日2-3次,稀释痰液。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可配合穴位按摩,选取肺俞、膻中、列缺等穴位,每穴按摩3-5分钟,每日2次,疏通经络、宣肺化痰。
(三)急性疼痛管理
术后切口疼痛剧烈,会影响患者呼吸和咳嗽,需及时控制。
1.现代医学多采用自控镇痛泵(PCA),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若疼痛缓解不明显,遵医嘱追加止痛药,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如恶心、头晕)。
2.中医可在术后48小时后(伤口无渗血时),外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药膏剂(如云南白药膏、活血止痛膏),贴于切口周围,避免直接覆盖伤口,通过皮肤渗透发挥止痛作用。
二、住院期核心护理:中西医协同促愈合
术后3-7天是伤口愈合、骨痂开始形成的关键期,护理重点是“伤口护理、饮食调理、疼痛管理、早期功能锻炼”,实现中西医优势互补。
(一)伤口与引流管护理
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有无红肿、发热、渗脓等感染迹象。若出现感染,除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外,中医可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湿敷(如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煎剂),每日2次,促进炎症消退。
2.妥善固定胸腔引流管,避免扭曲、受压、脱落,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若引流液逐渐减少、颜色由鲜红转为淡红或黄色,提示病情好转,可遵医嘱拔管。拔管后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胸痛等不适,伤口用无菌纱布覆盖,避免感染。
(二)饮食护理:辨证施食补养气血
中医认为“骨折愈合需气血滋养,肝肾同源,肾主骨生髓”,饮食需根据术后不同阶段辨证调整。
1.初期(术后1-2周):气滞血瘀、伤口肿痛明显,饮食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可食用山楂、桃仁、芹菜、冬瓜、丝瓜等,食疗方推荐“红花当归粥”(红花5克、当归10克煎汁,加入大米50克煮粥),每日1次,活血化瘀。
2.中期(术后3-6周):瘀血渐消,骨痂生长,饮食以补肝肾、益气血、强筋骨为主。可食用瘦肉、鸡蛋、牛奶、豆制品、骨头汤、鱼汤等,搭配枸杞、山药、杜仲等中药煲汤(如枸杞山药排骨汤),补充蛋白质和钙质,促进骨痂愈合。
3.后期(术后7周以上):骨痂基本形成,需巩固疗效,饮食以益气健脾、强筋健骨为主,可食用桂圆、红枣、莲子、鸡肉、牛肉等,避免挑食偏食,保证营养均衡。
(三)功能锻炼:循序渐进恢复体能
术后早期适度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和肺部感染,但需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骨折移位。
1.术后1-2周:以呼吸功能锻炼和上肢轻微活动为主,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握拳、抬臂(不超过90度),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避免牵拉胸部伤口。
2.术后3-6周:骨折端相对稳定,可逐渐增加胸部活动,如扩胸运动、深呼吸后咳嗽、缓慢转身等,每次10-15分钟,每日3次。也可进行散步等温和运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3.术后7周以上:可进行慢跑、太极拳等运动,逐渐恢复正常活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和胸部撞击。
三、出院后康复护理:坚持调理防复发
出院后患者需继续居家护理,重点是“伤口护理、康复锻炼、日常防护及定期复查”,确保骨折完全愈合。
(一)居家伤口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若伤口出现渗液、红肿等不适,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服用药物,不可擅自停药或增减剂量。中医可继续外用活血止痛的中药膏剂,或服用补肝肾、强筋骨的中成药(如骨康胶囊、六味地黄丸),促进康复。
(二)康复锻炼与日常防护
1.坚持功能锻炼,遵循“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避免过度劳累。可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和时间,如扩胸运动、深呼吸、慢跑等,改善胸部肌肉力量和肺功能。
2.日常生活中避免胸部再次受撞击,穿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摩擦伤口。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戒烟戒酒(吸烟影响肺部功能和骨折愈合,酒精影响药物吸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引发咳嗽加重疼痛。
(三)定期复查与并发症警惕
出院后遵医嘱定期复查胸片或CT,观察骨折愈合情况,一般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各复查一次。若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就医:胸痛加重、呼吸困难、咳嗽带血、发热等,可能是骨折移位、气胸、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需立即处理。
肋骨骨折术后护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现代医学的精准监测、伤口处理与中医的辨证施护、饮食调理、穴位按摩相结合,既能快速缓解疼痛、预防并发症,又能从根本上调理身体、促进骨折愈合。患者及家属需严格遵循护理要点,积极配合治疗与锻炼,多数患者可在3-6个月内恢复正常生活。希望本文的科普指南能为肋骨骨折术后患者提供实用帮助,守护大家早日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