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发作是大脑神经元突发异常放电导致的短暂脑功能障碍,表现为意识、运动、感觉或精神行为的突然异常。当目睹他人癫痫发作时,惊慌失措是常见反应,但错误的现场处理可能造成二次伤害。掌握科学的急救知识,能在关键时刻有效保护患者安全。
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特征。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最为典型,患者会突然意识丧失,跌倒后出现全身骨骼肌强直性收缩,随后转为阵挛性抽搐,常伴有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和大小便失禁;部分性发作可能仅表现为局部肢体抽动或感觉异常;而失神发作则多见于儿童,表现为突然凝视、动作中断。这些发作类型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相互转化。
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是确保环境安全。应迅速移开患者周围的尖锐物品、硬物和火源,防止抽搐过程中造成撞伤或烫伤。松开患者领口、腰带等束缚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置于平坦地面,头部偏向一侧,这能有效防止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吸入气道。切记不要强行按压患者正在抽搐的肢体,这种做法不仅无法终止发作,反而可能导致骨折或肌肉拉伤。
针对发作过程中的特殊状况需要专业处理。当发现患者口腔分泌物增多时,可将折叠的毛巾或纱布轻轻垫在上下牙齿之间,但前提是确保不会造成牙齿损伤或误吞。若患者佩戴假牙,应设法取下以防误吸。对于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的持续状态,或短时间内反复发作的集群发作,必须立即呼叫急救服务。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发作期间患者可能出现舌后坠,但强行撬开牙关可能造成牙齿断裂或口腔损伤。
发作后的恢复期护理同样重要。待抽搐停止后,患者常进入意识模糊状态,此时应陪伴在侧直至完全清醒。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强光和噪声刺激。帮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监测呼吸和脉搏情况。若患者出现持续意识障碍、频繁呕吐或受伤情况,应及时送医。多数患者在发作后会出现疲劳、头痛或肌肉酸痛,这些症状通常会在数小时内逐渐缓解。
需要避免的常见错误认知包括往患者口中塞任何物品、强行喂水喂药、掐人中或试图通过摇晃唤醒患者。这些做法不仅无效,还可能造成牙齿脱落、窒息或外伤。将患者扶起或束缚四肢同样属于不当操作,可能加重肌肉损伤。特别要强调的是,大部分癫痫发作会在1-3分钟内自行终止,过度干预反而会增加风险。
特殊人群的癫痫发作需要差异化处理。孕妇发作时应特别注意体位,避免仰卧位压迫下腔静脉。儿童发作时需防止坠床,但不宜使用约束带。老年人发作后更易出现骨折等并发症,需重点检查骨关节情况。对于已知癫痫病史的患者,应协助其按时服药并定期复诊,避免诱发因素如熬夜、饮酒和过度疲劳。
癫痫发作虽然看似可怕,但多数情况下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科学的现场急救不仅能保护患者安全,更能减少发作带来的不良影响。当发现有人癫痫发作时,您的正确处理可能就是挽救生命的关键。遵循保持冷静、确保安全、减少干预这三个核心原则,就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