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突然胸痛、呼吸困难?小心是血气胸!教你快速识别危险信号

日常生活中,若突然遭遇剧烈胸痛、喘不上气,很多人会先想到心脏病或肺部感染,但有一种急症可能更凶险——血气胸。它起病急、进展快,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尤其是有胸部外伤史、肺部基础疾病的人群,更需警惕。本文将带你认识血气胸的危险信号、常见诱因及应急处理要点,关键时刻能帮你快速识别、及时就医。

一、什么是血气胸?先搞懂“气体”和“血液”的双重威胁

血气胸是指胸腔内同时积聚了气体(气胸)和血液(血胸),两者共同压迫肺部,导致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我们的胸腔是一个密闭的潜在腔隙,正常情况下仅含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当肺部或胸壁受损,气体和血液就会趁机“闯入”:

气体来源:肺部破裂(如肺大疱破裂、外伤刺穿肺组织)后,空气从肺泡漏入胸腔,形成气胸,压迫肺组织使其无法扩张。

血液来源:胸壁血管、肺部血管或心脏大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胸腔,形成血胸,随着出血量增加,可能引发失血性休克。

两者同时出现时,肺部会被“双重挤压”,一方面气体占据胸腔空间,肺无法吸入足够氧气;另一方面血液压迫心脏和大血管,导致全身供血不足。这种“呼吸+循环”的双重打击,正是血气胸的致命之处。

二、身体发出这3个信号,可能是血气胸在“报警”

血气胸的症状往往突然发作,且随着病情进展迅速加重,学会识别以下信号能为抢救争取时间:

1.突发剧烈胸痛,定位明确且随呼吸加重

胸痛是血气胸最典型的首发症状,通常表现为单侧胸部尖锐刺痛或胀痛,位置较固定(多在受伤或病变部位),深呼吸、咳嗽或转动身体时疼痛明显加剧。这是因为胸膜被气体或血液刺激,且肺部扩张受限牵拉胸膜所致。

与心脏病引起的“压榨性胸痛”不同,血气胸的胸痛更“尖锐”,且与呼吸动作密切相关,患者常因疼痛而不敢深呼吸,被迫采取浅快呼吸。

2.呼吸困难,从“气短”到“窒息感”快速进展

随着胸腔内气体和血液增多,肺部被压缩的范围扩大,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初期可能只是活动后气短,很快发展为安静时也喘不上气,感觉“胸口像压了块石头”,甚至出现口唇发紫、烦躁不安等缺氧表现。

严重时,患者会不自觉地采取坐位或前倾位(试图通过体位减轻肺部压迫),呼吸频率加快(每分钟超过20次),但吸气深度很浅,说话时因缺氧而断断续续。

3.失血表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

若出血量大(血胸积血量超过500毫升),患者会出现失血性休克的症状:

全身症状: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出冷汗、手脚冰凉;

精神状态:烦躁、焦虑,严重时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生命体征:心率加快(每分钟超过100次)、血压下降(收缩压低于90mmHg),脉搏细弱如“丝线”。

这是因为大量血液流失导致全身供血不足,若不及时止血和输血,可能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

三、这些情况容易引发血气胸,高危人群要警惕

血气胸的发生多与“胸壁或肺部损伤”相关,以下几类人群需格外注意:

胸部外伤者:车祸撞击、高处坠落、锐器刺伤(如刀伤)等外力直接或间接损伤胸壁、肺部或血管,是血气胸最常见的原因。即使是轻微撞击,若导致肺部隐蔽性破裂,也可能在受伤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迟发性血气胸。

肺部基础疾病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大疱、肺结核、肺癌等患者,肺部组织较脆弱,剧烈咳嗽、打喷嚏甚至用力排便时,可能导致肺大疱破裂,引发自发性血气胸。

医源性因素:如肺部穿刺活检、中心静脉置管等医疗操作,若损伤胸膜或血管,也可能诱发血气胸。

此外,瘦高体型的青壮年男性、长期吸烟人群,因肺部结构特点,自发性气胸(可能合并血胸)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四、突发血气胸,记住“2个不要+1个必须”

血气胸属于急症,抢救的核心是“尽快排出胸腔内的气体和血液,恢复肺功能和循环稳定”,现场处理需牢记以下原则:

1.不要剧烈活动,保持安静休息

出现疑似症状后,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取半卧位或坐位(减少肺部压迫,改善呼吸),避免奔跑、用力咳嗽或转动身体,以防加重出血或肺部破裂。

2.不要盲目用药,尤其避免镇痛镇静剂

切勿自行服用止痛药或镇静药,这类药物可能掩盖病情(如掩盖胸痛、抑制呼吸),延误诊断;也不要试图通过“憋气”“按压胸部”等方式缓解症状,错误操作可能加重损伤。

3.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就医

无论症状轻重,只要怀疑血气胸,都应立即拨打120。医院会通过胸部X线、CT等检查快速确诊,并根据病情采取以下关键治疗:

胸腔闭式引流:在胸部插入引流管,持续排出气体和血液,减轻肺部压迫;

止血治疗:若出血量大,需输血补充血容量,并使用止血药物,必要时手术修补破裂血管;

氧疗支持: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纠正缺氧状态,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尤其需要注意:即使症状暂时缓解(如少量气体自行吸收),也需就医检查,因为迟发性出血可能在数小时后突然加重,造成致命后果。

五、康复期做好3件事,降低复发风险

血气胸经治疗后,康复期的护理重点是促进肺功能恢复、预防复发:

逐步恢复呼吸功能:病情稳定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训练,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帮助肺部重新扩张;

避免诱发因素:康复后1-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负重、用力咳嗽或屏气(如搬重物、剧烈咳嗽),戒烟限酒,减少肺部刺激;

定期复查:肺部基础疾病患者需定期做胸部CT,监测肺大疱、肺部病灶变化,及时处理潜在风险。

血气胸的凶险之处在于“起病急、进展快”,但只要能快速识别“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等信号,及时就医,大部分患者可顺利康复。记住:胸部外伤后或有肺部基础疾病者,一旦出现异常呼吸症状,切勿抱有“忍一忍就好”的侥幸心理,及时求助专业医疗力量,才是对生命最有效的保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38608622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