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给患者的身体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患者手术治疗后,康复与护理成为至关重要的环节。良好的护理不仅有助于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术后护理要点
呼吸道护理:食管癌手术后,患者的呼吸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是非常重要的。医护人员或家属可以协助患者进行呼吸训练,例如让患者每隔1-2小时进行一次深呼吸练习,深吸气后屏气3-5秒,然后缓慢呼气。
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以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来稀释痰液。雾化液可选用生理盐水、氨溴索等药物。在雾化后,要及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从下往上,从外向内,以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
胃肠减压护理:术后通常会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要确保胃管通畅,避免胃管扭曲、受压或堵塞。记录胃管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一般来说,术后24小时内,引流液可能为血性,之后逐渐变为淡血性或淡黄色。如果引流液突然增多、颜色鲜红且伴有患者血压下降等情况,可能提示有出血,应及时报告临床医师。
胃管需要妥善固定,防止脱出。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胃管的重要性,避免患者自行拔管。在胃肠减压期间,患者可能会感到咽部不适,可给予口腔护理,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口腔,每天2-3次,以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切口护理: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如果切口敷料被浸湿,应及时更换。保持切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换药。一般在术后7-9天,如果切口愈合良好,可以拆除缝线。
对于采用吻合器进行食管-胃吻合的患者,要注意观察有无吻合口瘘的发生。如果患者出现发热、胸痛、呼吸困难、胸腔积液等症状,可能提示吻合口瘘,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立即处理。
饮食护理:术后早期患者需要禁食禁水,待胃肠功能恢复,一般在肛门排气后,可以拔除胃管,开始少量饮水。开始进食时,应遵循少食多餐、循序渐进的原则。先给予清流食,如米汤、去油清汤等,每次50-100毫升,每天6-7次;逐渐过渡到流食,如米糊、藕粉等;再到半流食,如粥、面条等。在进食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吞咽困难、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避免食用过冷、过热、过硬、刺激性食物,防止损伤食管黏膜或吻合口。
心理护理要点
患者心理状态评估:食管癌患者在患病及治疗过程中,往往会经历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和家属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
心理支持措施: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案及预后,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清晰的认识。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家属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陪伴,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康复期护理要点
功能锻炼:随着患者身体的恢复,要逐渐进行功能锻炼。对于术后患者,如进行食管重建术的患者,可以进行吞咽功能锻炼。开始时可进行吞咽空咽动作练习,每天3-4组,每组10-15次。逐渐过渡到吞咽少量温水、糊状食物等练习。还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强度,以提高患者的身体耐力和免疫力。
定期复查:康复期患者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一般术后1-2年内,每3-6个月复查一次,包括体格检查、血常规、生化检查、胸部CT、食管镜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及时进行处理。
食管癌患者的康复与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医护人员、家属和患者自身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使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和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