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孩子发热惊厥别慌张,医生教您怎样应对

孩子生病总是让家长揪心,而发热惊厥更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家长的心坎上。当孩子突然高热,紧接着出现抽搐、翻白眼等症状,家长往往瞬间就慌了神。不过,别害怕,只要了解相关知识,我们就能更好地应对。

认识发热惊厥

发热惊厥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急症之一,多发生在体温快速上升阶段。据统计,有 2%~5% 的儿童在 5 岁前至少经历过一次发热惊厥 ,主要集中在 6 个月至 5 岁这个年龄段,尤其是 18~22 个月的孩子最为高发。这是因为此阶段孩子的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对体温变化的调节能力较弱,一旦体温急剧升高,大脑神经元就容易出现异常放电,从而引发惊厥。

典型症状表现

当孩子发热惊厥发作时,症状十分明显。首先,体温会迅速飙升,常常在短时间内达到 38.5℃甚至更高。然后,孩子会突然失去意识,身体开始抽搐,四肢可能会有节律地抖动,也可能表现为全身强直,像被定住一样僵硬,此时双眼会向上翻,露出眼白,部分孩子还会伴有口吐白沫、牙关紧闭等情况。整个发作过程可能持续数秒到数分钟不等,发作结束后,孩子往往会陷入沉睡。

引发因素解析

感染因素:这是导致发热惊厥最常见的原因。上呼吸道感染首当其冲,像感冒、扁桃体炎等,病毒或细菌入侵人体后,引发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进而体温升高诱发惊厥。此外,中耳炎、肺炎等其他部位的感染,在引起高热时,同样可能引发惊厥。

非感染因素:环境温度过高,比如孩子在炎热天气中长时间户外活动,又未做好防暑降温措施,或者在闷热的环境中,都可能导致体温快速上升引发惊厥。另外,疫苗接种后,部分孩子会出现发热的不良反应,若体温过高,也有引发惊厥的风险。

紧急应对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一旦发现孩子惊厥发作,要立刻将孩子侧卧。这样做能有效防止孩子在抽搐过程中,因呕吐导致呕吐物反流堵塞气道,引发窒息危险。若孩子口腔内有呕吐物或分泌物,可用干净的纱布或手帕轻柔地清理出来。

避免意外伤害:在孩子惊厥发作期间,千万不要强行按压孩子的肢体。此时孩子肌肉强烈收缩,外力按压不仅无法阻止抽搐,反而极有可能造成骨折、脱位等意外伤害。同时,要移开孩子周围的尖锐物品,比如桌子角、椅子等,防止孩子在抽搐时撞伤自己。

记录发作情况:家长要尽可能详细地记录孩子惊厥发作的全过程,包括发作开始的时间、持续时长、抽搐的具体表现,如肢体动作、眼睛状态等。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后续准确判断病情至关重要。

及时就医:在做好上述紧急处理后,要尽快将孩子送往附近医院。途中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呼吸、面色等生命体征,若惊厥持续时间超过 5 分钟仍未缓解,应立即呼叫急救车,以便在转运过程中得到专业的医疗救治。

医院诊疗流程

详细问诊:到达医院后,医生会详细询问家长孩子的病史,包括此次发热的诱因、体温变化情况、既往是否有过热惊厥史、家族中有无类似疾病等信息。通过这些询问,医生能够初步判断孩子惊厥的可能原因。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孩子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神经系统,如观察孩子的瞳孔大小、对光反射是否正常,检查四肢的肌力、肌张力,以及有无脑膜刺激征等,以此判断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

实验室检查:一般会进行血常规、C 反应蛋白等检查,以明确孩子发热是否由感染引起,并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对于部分可疑病例,还可能需要进行血生化检查,查看孩子体内的电解质、血糖等指标是否正常,因为电解质紊乱、低血糖等情况也可能诱发惊厥。

辅助检查:脑电图检查在发热惊厥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检测孩子大脑神经元的电活动情况,帮助医生判断惊厥是否为癫痫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所致。通常在孩子惊厥发作后 1~2 周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更为准确。在惊厥发作后,大脑的电活动可能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但这种改变并非立即就能在脑电图上体现出来。如果在惊厥发作后过早进行脑电图检查,可能会因大脑的应激状态尚未完全恢复正常而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异常表现,从而干扰对脑电图结果的准确判断。一般来说,惊厥发作后1周左右,大脑的电活动逐渐趋于稳定,此时进行脑电图检查,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出大脑的基础电生理状态,有助于发现潜在的异常放电,对于明确惊厥的病因、判断是否存在癫痫等具有重要价值。如果惊厥发作频繁或发作后出现了一些特殊的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障碍只持续不恢复、肢体瘫痪等,可能需要尽早进行脑电图检查,以便及时发现严重的脑功能异常。医生会根据孩子惊厥发作的情况,立即采取止惊措施。常用药物如地西泮、10%的水合氯醛保留灌肠(直肠给药)可通过静脉注射或直肠给药的方式,迅速控制孩子的惊厥症状。一般在用药后数分钟内,惊厥即可得到缓解。

退热治疗:针对孩子的高热,医生会给予相应的退热措施。若孩子体温在 38.5℃及以上,通常会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退热药物,通过口服或栓剂的方式给药。同时,还会配合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帮助孩子散热降温。

日常预防要点

密切监测体温:在孩子生病期间,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体温变化,每隔 1~2 小时测量一次体温。一旦发现孩子体温升高,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防止体温快速上升引发惊厥。

合理降温:当孩子体温在 38℃左右时,可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给孩子多喝温水,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散热;用温水擦拭孩子身体,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若体温超过 38.5℃,则需及时使用退热药物,并按照药物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正确用药。

增强孩子体质:日常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 3~5 岁孩子每天睡眠时间为 10~13 小时,5~7 岁孩子睡眠时间为 9~12 小时。合理饮食,不挑食、不偏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新鲜蔬菜水果等。适度进行户外活动,像每天带孩子散步、玩耍,增强孩子的体质和免疫力,减少感染疾病的几率。

疫苗接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按时带孩子接种各类疫苗。疫苗能够有效预防多种传染性疾病,减少因感染导致发热惊厥的风险。例如,接种流感疫苗可预防流行性感冒,降低因流感引发高热惊厥的可能性。

孩子发热惊厥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家长了解相关知识,在紧急时刻保持冷静,正确应对,并及时就医,配合医生治疗,绝大多数孩子都能顺利康复,不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掌握这些知识,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山西岚县人民医院 邸新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38608622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