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正确认识静脉输液,提升公众认知

看病、打吊瓶已经成为许多患者习惯的看病模式,医生在门诊中也会遇到许多主动要求打吊瓶的患者,这些患者认为打针能够快速治疗疾病,甚至还有部分患者觉得到医院不打吊瓶就没有意义。可见,大家对静脉输液存在着许多的误区,让我们一起正确认识一下静脉输液吧!

什么是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也被叫作“打点滴”、“打吊瓶”,是指将各种药物、血液以及血液制品,以静脉血管通路进入血液循环,以达到治疗效果。

哪些情况需要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适用于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的患者,在口服和肌肉注射给药治疗中无效的患者,出现危重病情且病情快速发展的患者,药物在组织中需达到高浓度才能够对其进行紧急处理的患者。

静脉输液的优点有哪些?

静脉输液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将药物快速输送到人体各个部位和器官当中,如脱水的患者可以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液体,快速缓解患者脱水的情况,防止其休克,心脏骤停的患者可以通过静脉输液快速将药物输送到身体器官,为抢救争取更多的时间。

不必要输液和过量输液有哪些危害?

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在2023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如果按照给药途径进行分类,其中注射给药占56.3%、口服给药占34.4%、其他给药途径占9.3%,而注射给药中,静脉注射给药占91.1%、其他注射给药占8.9%。而静脉输液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包含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热原反应、局部刺激、溶血反应、水电解质紊乱、容量负荷等,若患者出现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如果患者在无需输液的时候输液,或是输液量过多,会使心脏负担加重,特别是慢性心脏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的患者,如果输液量过多有可能会使其出现记性心力衰竭。此外,过量输液还会导致身体出现水钠潴留,引起继发性高血压,还可能会对肝肾造成损害。

不溶性微粒危害

注射剂中的不溶性微粒实在注射剂生产或是应用的时候,因多种渠道而出现的微小颗粒,颗粒直径在1~50μm之间。不溶性微粒对人体造成的重要危害就是在特定部位叠加堆积,造成血管栓塞,会引起静脉炎、肉芽肿,还会造成组织损伤、器官病理改变,甚至死亡。

相关感染风险

静脉输液就像是一个小手术,需针扎皮肤,使药液或血液直接进入到血管内,是一种侵入性治疗方法。所以,在静脉输液的时候也可能会发生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在无需静脉输液的时候依旧输液,则会提高相关感染的风险。

有关静脉输液的误区

误区1:静脉输液能好的更快

对于像感冒之类的自限性疾病来说,都具有一个自然病程,等到时间到了病情即可得到缓解,静脉注射并不能够加速病人的康复,只有在病人症状严重的时候,医生才会建议患者静脉输液,可有效缓解病情。

误区2:输液可以更好消炎

许多患者认为只要有炎症就需要静脉注射消炎药,可快速消除炎症。但静脉输液中常用的抗菌药物都是以治疗细菌引起的炎症为主,且抗菌药物的用药原则就是尽量口服、避免输液,在输液中滥用抗菌药物可能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也可能会产生超级细菌,导致无药可用。

总而言之,科学认知静脉输液是合理使用静脉输液治疗以及预防静脉输液风险的重要措施,大家需多了解静脉输液相关知识,保障自身的健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38608622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