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策略

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监测

1.体温: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体温易变化,肺炎患者常发热,可高达38℃-39℃。护理人员需定时测量,每4-6小时一次,高热患者更频繁。体温变化趋势可反映病情,持续升高表示感染未控,逐渐正常则可能病情好转。

2.呼吸频率与节律:正常成人呼吸频率12-20次/分钟。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呼吸频率和节律常改变,如COPD患者病情加重时,呼吸会加快、浅快、费力。因此,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呼吸深度、节律,异常节律如潮式呼吸等提示病情严重。

3.脉搏和血压:呼吸系统疾病可影响心血管系统致脉搏和血压变化。严重肺部疾病可引起肺动脉高压,使脉搏增快、血压改变。护理人员应监测脉搏(正常60-100次/分钟)和血压(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

症状观察

1.咳嗽与咳痰:咳嗽常见,护理人员要观察其性质。干咳与气道刺激有关,有痰咳嗽可能与肺部感染有关。咳痰性状重要,白色黏痰见于慢性支气管炎,黄色脓性痰多见于细菌感染性肺炎,铁锈色痰是大叶性肺炎特征,粉红色泡沫样痰提示急性左心衰竭伴肺水肿。同时,护理人员要观察咳嗽咳痰频率、量,以及是否伴胸痛、呼吸困难等。

2.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表现。轻度者活动后气促,重度者休息时也呼吸困难,这种情况可以用mMRC量表评估程度。护理人员要观察呼吸困难时体位,如端坐呼吸多见于左心衰竭或严重COPD患者,还要注意患者表情、皮肤颜色,严重时可出现口唇发绀等缺氧表现。

生活护理

休息与活动

1.休息:急性期患者休息很重要,如肺炎患者症状明显时应卧床休息,减少氧耗。休息环境要舒适,室内空气流通,温度18-22℃,湿度50%-60%。

2.活动: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增加活动量。COPD患者适当运动可增强呼吸肌功能。开始可床边坐立、室内慢走,再根据耐受情况增加强度和时间,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但要避免空气污染严重或寒冷环境。

饮食护理

1.营养均衡:患者需摄入足够营养增强抵抗力。保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均衡。优质蛋白可选瘦肉、鱼类、豆类,碳水化合物选谷类,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等,如橙子、西兰花。

2.水分摄入:充足水分可稀释痰液。患者每天饮水1500-2000ml,发热或咳痰多者应增加。鼓励多喝温开水,避免含糖饮料或酒精等刺激性饮品。

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评估

1.患者可能会因疾病症状和预后担忧产生心理压力,护理人员要通过交谈、观察评估心理状态。焦虑患者表现为频繁询问病情、睡眠障碍等,抑郁患者情绪低落、对治疗缺乏积极性等。

2.了解患者心理负担来源,如对疾病能否治愈、治疗费用、影响工作生活等的担忧。

心理干预措施

1.健康教育:向患者提供呼吸系统疾病知识,包括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预后等。如向肺炎患者解释肺炎发生及治愈情况,减轻恐惧。

2.心理支持: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给予情感支持。耐心倾听倾诉,理解担忧并积极回应。鼓励患者参加病友交流活动获取经验和信心。

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1.咳痰指导:指导患者正确咳痰方法很重要。深吸气后,患者应屏气3-5秒,再用力咳出痰液。如老年体弱或长期卧床等咳痰无力者,可采用胸部物理治疗,如翻身、拍背,从下往上、从外向内拍,每次3-5分钟,每天3-4次,促进痰液排出。

2.吸痰:痰液黏稠难以咳出或患者无力咳痰致呼吸道梗阻时可吸痰。吸痰要严格无菌操作,选择合适吸痰管,插入深度适当(成人15-20cm),每次不超15秒,防止患者缺氧。

氧疗护理

1.氧疗方式选择:根据病情和缺氧程度选择氧疗方式。轻度缺氧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1-2L/min),中度缺氧考虑面罩吸氧,重度缺氧或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可能需无创正压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

2.氧疗监测:氧疗时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正常95%-98%以上)、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调整氧流量维持血氧饱和度正常范围。同时观察患者不适反应,如鼻黏膜干燥、氧中毒等情况。

总之,呼吸系统疾病护理需多方面综合进行,以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38608622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