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湿疹是很多新手爸妈闻之色变的皮肤问题,它究竟是何方神圣?又该如何科学护理,让宝宝的肌肤重现健康光彩呢?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宝宝湿疹是什么?
婴儿湿疹是好发于婴儿头面部的过敏性皮肤病,通常表现为红色斑丘疹、小水疱、黄色渗液、结痂脱屑等症状。由于湿疹经常伴随着痒痒的感觉,宝宝会自己抓破皮肤,导致继发感染,因此需要尽快治疗。湿疹起病大多在婴儿出生后1-3月,6个月以后逐渐减轻,1-2岁以后逐渐自愈。
虽然婴儿湿疹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多数人认为是宝宝的皮肤屏障作用发育不完善导致,同时也有环境因素和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共同作用。在环境方面,粉尘、烟雾、螨虫、干燥、湿热、温差、不够或过度清洁,或是各种污染物质和有害物质等都会引起湿疹。以过度清洁为例,过度清洁皮肤会导致宝宝皮肤脱水,增加水分流失,降低皮肤保留水分的能力,诱发湿疹。在遗传方面,如果父母是过敏性疾病患者,可能会遗传给宝宝。此外,如果宝宝过早添加辅食,也可能会导致食物过敏的抗原经过肠黏膜吸收进入体内,诱发湿疹。
宝宝湿疹如何进行护理?
面对宝宝湿疹,家长们无需过分焦虑,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病情恢复,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所示。
皮肤保湿。皮肤保湿能够减少水分流失,维持皮肤屏障功能,降低患湿疹的风险。家长可以选择无香料、低敏的婴儿专用保湿霜,每日多次涂抹于易干燥部位,尤其是在洗完澡后保持皮肤湿润,避免使用含有酒精、香精等刺激性成分的护肤品。
穿着透气衣物。选择柔软、透气、纯棉材质的衣物,避免使用粗糙或合成纤维的衣物,减少对婴儿皮肤的摩擦和刺激。衣物要宽松,不宜过紧,以避免加重湿疹症状。此外,床单、被罩等床上用品也应保持清洁、平整、干燥,定期更换。
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在洗澡过程中,使用温和的婴儿洗涤剂,避免使用刺激性的香皂,水温则控制在37℃左右,避免过热。洗澡后,采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婴儿皮肤,不可擦拭,以免加重皮肤损伤。此外,家长要适度清洁,避免过度清洁导致婴儿皮肤脱水。
饮食调整。母乳喂养对婴儿湿疹有一定的益处,因为母乳中含有抗体和营养,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母乳喂养的妈妈应避免食用致敏的食物,尽量不食用牛奶、鸡蛋、海鲜等,对于涉及辅食的婴儿,要适当控制过敏食物的摄入,逐渐尝试少量食物,再慢慢增加,使宝宝逐渐适应,同时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类食物,减少进食含有各种添加剂、防腐剂的食品。
环境控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室内温度过高会加重湿疹症状,需保持凉爽,定期清洁房间,减少尘螨、花粉等过敏原的滋生;避免宝宝接触花粉、动物毛发等过敏原;避免使用碱性肥皂、化妆品或香水等刺激性物质接触皮肤。另外,需要给宝宝剪短指甲,避免宝宝搔抓湿疹部位,导致继发感染。同时,湿疹发病期间避免进行疫苗接种,以免产生副作用。
如何预防湿疹?
第一,需要每天至少为宝宝涂抹一次温和的润肤霜,特别是在洗完澡后。第二,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使汗液蒸发,防止因汗水刺激而引发湿疹。第三,仔细观察并记录引起宝宝过敏反应的物质,如花粉、宠物毛发等,并尽量减少与之接触的机会。第四,母乳喂养的妈妈应避免食用致敏的食物,人工喂养则需选择适合敏感肌肤的配方奶粉。第五,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且空气流通,有助于维持皮肤健康状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开窗通风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