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化内科门诊,常有患者捂着喉咙抱怨咽炎又犯了,可经过检查后,真正的病因却指向食管病变。食管与咽喉位置相邻,症状存在重叠,很容易让人混淆,不少早期食管疾病患者曾被误诊为慢性咽炎,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两种疾病的迷雾,教大家科学鉴别、及时应对,守护顺畅进食的健康权益。
一、症状撞脸:为何错认食管不适为咽炎?
食管是连接咽喉与胃的管状器官,而咽喉是呼吸道与消化道的十字路口,两者神经支配存在交叉,这就导致部分症状高度相似,成为误诊的重灾区。
最易混淆的症状当属咽部异物感。慢性咽炎患者常感觉喉咙里有“咽不下、吐不出来”的黏痰,晨起刷牙时还可能伴随恶心。而食管疾病如胃食管反流、早期食管癌患者,也会出现类似的堵塞感,尤其在进食后更明显。其次是胸骨后不适,咽炎发作时可能伴随咽喉放射至胸骨上窝的隐痛,而食管炎、食管溃疡患者则会出现胸骨后烧灼感,俗称烧心,却常被误认为是咽炎引发的牵涉痛。
此外,吞咽时的异常感受也容易让人判断失误。慢性咽炎患者吞咽唾液时可能感觉不畅,而食管病变患者则在吞咽固体食物时更明显,甚至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一开始能吃干饭,后来只能吃流食,最后连水都难以下咽,这种情况往往是食管癌的典型信号。
二、揪出真凶:3步鉴别与及时检查
要区分食管不适与咽炎,关键在于抓住“症状特点、诱发因素、伴随表现”三个核心,做好自我初步判断,同时明确及时就医的检查方向。
1.看症状与进食的关联:咽炎的症状多与进食无关,比如晨起、说话多时异物感加重,喝水后能暂时缓解。而食管疾病的症状常随进食出现或加重,比如饭后一段时间出现烧心,平躺时症状更明显,这是因为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刺激黏膜引发不适。
2.查伴随症状:慢性咽炎常伴随咽喉干痒、声音嘶哑,偶尔有轻微咳嗽,但不会出现体重变化。而食管疾病可能伴随隐性信号,比如吞咽时感觉食物变慢,偶尔有食物反流到口腔,带有酸苦味,甚至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这可能是食管狭窄或肿瘤影响进食,导致营养吸收不足。
3.观病程与治疗反应:咽炎通过多喝水、用润喉片,短时间内症状会减轻。如果按咽炎治疗一段时间,症状不仅没好转,反而出现吞咽困难、黑便,这是消化道出血信号,一定要警惕食管问题,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通常会建议做胃镜,这是首选检查方式,或食管钡餐造影初步排查,胃镜能直接观察食管黏膜,识别炎症、肿瘤等病变。钡餐造影无痛苦,可初步判断食管是否狭窄,若发现异常仍要通过胃镜确诊。针对胃食管反流,还可能安排24小时食管pH监测明确反流情况。
三、早治早好:食管疾病的不同治疗方式
明确病因后,不同的食管疾病治疗方法差异很大,及时干预才能避免病情加重,守护食管健康。
1.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以“控制反流、修复黏膜”为主。轻度患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就能改善,比如饭后不要马上平躺,睡前一段时间不进食,少吃辛辣、甜食、咖啡。中重度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抑酸药,比如奥美拉唑,同时配合促胃动力药,减少反流次数。如果药物治疗无效,还可以通过微创手术,即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增强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从根本上解决反流问题。
2.食管炎、食管溃疡:除了抑酸治疗,还要根据病因调整用药,比如因细菌感染引发的食管炎,要使用抗生素。因服用止痛药,比如布洛芬,导致的食管损伤,要暂停相关药物,同时补充黏膜保护剂,比如硫糖铝,促进创面愈合。规范治疗一段时间,黏膜就能修复,症状明显缓解。
3.早期食管癌:很多人以为癌症就是绝症,其实早期食管癌通过内镜下切除,即ESD手术,就能根治,不需要开胸、化疗。但如果发展到中晚期,治疗难度会大幅增加,生存率也会明显下降。
四、日常防护:5个习惯养出健康食管
食管健康不仅需要及时治疗,更需要日常养护。做好这5个习惯,能减少食管损伤,降低疾病风险。
1.细嚼慢咽,拒绝狼吞虎咽:食物咀嚼不充分,粗糙的颗粒会摩擦食管黏膜,长期如此容易引发损伤。建议每口饭充分咀嚼,尤其吃硬食,比如坚果、骨头时,避免吞咽过快。
2.控制进食温度,远离烫食:食管黏膜能承受的温度有限,超过耐受温度会导致黏膜灼伤,长期吃烫食,比如热汤、火锅,会增加食管癌风险。建议食物放至温热再吃。
3.减少伤食管食物摄入:长期大量吃辛辣食物、腌制食品,比如咸菜、腊肉,还有烧烤,会刺激食管黏膜,增加病变风险。日常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4.戒烟限酒,保护黏膜屏障:酒精会直接损伤食管黏膜,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影响食管蠕动,增加反流风险。戒烟限酒能显著降低食管疾病的发生率,尤其是高危人群更要严格控制。
5.定期筛查,高危人群别忽视:有食管癌家族史、长期胃食管反流、吸烟饮酒多年的人群,建议中年后定期做胃镜筛查。即使没有高危因素,老年后也应定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五、结论
食管是人体进食的重要通道,它的健康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当出现咽部不适时,不要简单归咎于咽炎,多留意症状与进食的关联、伴随表现,及时就医检查,才能避免延误治疗。早查早治是守护食管健康的关键,科学养护则能让我们的进食通道始终顺畅无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