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带管回家莫慌张,牢记居家护理四字诀

一、出院前关键准备

1.信息核对:与主管医生、专科护士当面仔细核对管道名称、作用、留置时长及下次维护日期,确保信息准确,为居家护理奠定基础。

2.耗材备齐:准备无菌纱布、棉签、0.5%碘伏或75%酒精、生理盐水、一次性手套、导管固定贴(如思乐扣)、弹力网套和记录本。将其置于清洁干燥处,避免日晒、潮湿。

3.操作学习:请医护人员现场演示冲管、敷料更换、引流袋倾倒操作,必要时拍视频,方便随时学习,熟练掌握操作技巧。

二、居家护理四字诀

1.洁——严控感染

手卫生:接触管道前后、换敷料前后、如厕及备餐前,用流动水和皂液按七步洗手法洗手超40秒,或用含酒精≥60%的手消毒液。

穿刺口护理:每日或隔日,以穿刺口为中心,用碘伏棉球螺旋消毒3次,直径≥5cm,再盖透气敷料。渗液多可加用皮肤保护膜(如氧化锌软膏)。

管道外壁清洁:每周1-2次,用生理盐水纱布单向擦拭管道外壁,不来回抹。

2.固——双重防脱保障

固定原则:近穿刺口与中段设固定点,使管道呈“Ω”形,防牵拉与锐角折管。

工具选择:胃管、胸腔引流管用导管固定贴加弹力网套;PICC/CVC加透明半透膜敷料;尿管在大腿内侧二次固定。

生活注意:穿脱衣先揭固定;翻身、咳嗽轻托管道;睡眠将引流袋挂床沿钩。

3.通——预防堵塞

引流管:引流袋低于穿刺口≥20cm防反流,每2-4小时轻挤管道,见液柱波动即通畅。液面达2/3,在清洁处关开关,倒入量杯,记录后倒掉,酒精擦袋口。

胃管:鼻饲前回抽胃液确认在位,鼻饲、给药后及每4-6小时,用30-50ml温开水脉冲冲管。药物研碎溶水后分别注入,不与营养液混注。

尿管:保持闭式引流,不分离接口,集尿袋低于耻骨联合,避免扭曲。每日饮水约2000ml。

PICC/CVC:用≥10ml生理盐水脉冲冲管,肝素盐水正压封管。输液间歇超24小时,由专业人员维护。

4.观——及时察觉异常

每日同一时间记录:穿刺口的红、肿、热、痛、渗液;管道的漏液、裂缝、固定等情况;引流液的量、色、性状、气味;全身是否有体温≥38℃、寒战等症状。

三、需立即就医情形

1.管道脱出,尤其是胸腔引流管、T管。

2.穿刺口红肿加剧、剧痛、流脓或渗血不止。

3.引流液鲜红且量>100ml/h,或浑浊恶臭。

4.引流骤停且挤压无效。

5.体温>38.5℃伴寒战,或呼吸困难、意识模糊。

6.PICC/CVC冲管阻力大、回抽无血,或输液时局部肿痛。

7.胃管回抽大量鲜血或咖啡样液,伴剧烈呕吐。

8.尿管无尿超4小时或尿液鲜红伴血块。

四、长期管理要点

1.记录:每天固定时间填写“管道护理日志”,复诊时交给医生。

2.复诊:按医嘱返院进行护理操作,不自行延期。

3.寻求支持:操作困难或压力大,联系社区护士等。

4.学习教育:每1-2周回顾操作视频,家庭成员轮流学,至少两人熟练掌握。

患者及其家属要牢记“洁、固、通、观”,将专业护理延伸至家庭,降低风险,助力康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