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像是一位无声的侵蚀者,悄悄偷走我们的“骨气”,让骨骼变得脆弱不堪。那么面对骨质疏松,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一、骨质疏松的非药物治疗攻略
(一)饮食疗法:均衡营养,强化骨骼
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对于维持骨骼健康至关重要。日常饮食中,应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酸奶、豆制品等。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每日需摄入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食物,每天盐摄入量为5克以内,蛋白质摄入量为1-1.2克/千克体重。需要注意,饮食中钙的摄入应均衡且持续,避免短时间内暴饮暴食。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可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的奶制品,或者利用其他富含钙的食物补充。
(二)运动疗法:适度运动,增强骨骼
负重运动和抗阻运动能刺激骨骼生长,增加骨密度。年轻人可选择跑步、跳绳等运动方式,老年人则可选择散步、慢跑等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运动期间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受伤。同时,骨质疏松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运动,避免选择过于剧烈或高风险的运动方式。
(三)生活方式调整:摒弃不良习惯,守护骨骼
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加速骨质流失。吸烟者的骨密度明显低于非吸烟者,且骨折风险更高。因此,戒烟限酒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咖啡和碳酸饮料中的咖啡因和磷酸盐会抑制钙的吸收,增加钙的流失,因此应避免长期大量饮用此类饮品。喜欢喝咖啡和碳酸饮料的人群,可适量饮用,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日常生活中应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势,避免长时间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
二、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攻略
(一)抗骨吸收药物
双膦酸盐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骨质疏松症药物,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来减少骨质吸收,增加骨密度并降低骨折风险。常见的双膦酸盐类药物是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利塞膦酸钠等,以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具体用法和剂量需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对于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因此,雌激素类药物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雌激素类药物可口服、经皮或阴道给药使用,应权衡利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二)促骨形成药物
甲状旁腺激素(PTH)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唯一一类能直接促进骨形成的药物,通过刺激成骨细胞的活性来促进骨形成并提高骨密度。常见的PTH类药物是特立帕肽等。此类药物通常以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具体用法、剂量需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需要注意的是,PTH类药物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如果患者有不适症状,需立即前往医院专科就诊,勿自行用药,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总之,骨质疏松症虽然是慢性疾病,但只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就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