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胃里长了“小肉丁”?内镜治疗带你一键清除

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公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会定期开展体检活动,而在参加胃镜检查时,有很多人被告知胃里长了“小肉丁”。此时,大部分人会非常恐慌,担心这是否为癌症前兆。实际上,大可不必过于焦虑、担忧,胃息肉大部分均是良性的,同时内镜治疗技术发展成熟,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问题。下面便详细谈谈内镜如何一键清除胃里的“小肉丁”。

一、胃里的“小肉丁”是什么

胃里的小肉丁指的是“胃息肉”,即胃黏膜表面生长出的一种乳头状赘生物,看起来仿佛一个个“小肉丁”。其形成原因非常复杂,与长期服用某些药物、遗传以及饮食不规律等多种因素均有关系。胃息肉的类型也有很多,常见的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以及腺瘤性息肉等。其中,增生性息肉最为常见,一般在胃窦部出现,体积极小,通常不会恶变;炎性息肉主要与胃黏膜慢性炎症有关,通常在炎症消退后能够缩小或者是消失;腺瘤性息肉比较少见,存在一定的恶变风险,特别是直径较大以及表面不光滑的息肉,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二、内镜如何一键清除胃里的“小肉丁”

内镜治疗具备创伤小、恢复快以及效果好等诸多优点,可以在直视下完成胃息肉的切除工作,还能够对切除的组织实施病理检查,从而明确息肉的性质。现阶段,内镜治疗胃息肉的方法主要涉及以下几种。

(一)高频电凝切除法

这是现阶段最常用的内镜治疗方法之一,借助内镜将高频电凝探头送达胃息肉所处部位,然后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量,完成息肉凝固与切除工作。该方法一般适用于有蒂的息肉,操作非常简单,而且止血效果好。

(二)激光法

这种方法是借助内镜导入激光束,然后利用高能量精准气化息肉组织。治疗期间内镜发挥“导航仪”作用,能够清晰观察胃息肉大小以及位置,然后引导激光束准确清除息肉,避免损伤正常黏膜。该方法具备止血效果好、创伤小等优点,适用于直径不超过1厘米的无蒂息肉。术后恢复快,一般患者当天即可进食。

(三)内镜黏膜切除术与黏膜下剥离术

如果是较大的息肉或者是平坦型息肉,通常采用内镜黏膜切除术或者是黏膜下剥离术。前者是将胃息肉黏膜层进行切除,主要适用于直径不超过2厘米的息肉;后者是在黏膜下层实施剥离,可以完整切除相对较大的胃息肉,能够减少复发风险,主要适用于直径超过2厘米的息肉或者是怀疑有恶变的息肉。

三、术后注意事项

胃息肉内镜手术治疗后,一般要禁食24小时,之后可以逐渐过渡到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以及正常饮食,饮食应清淡、易消化。术后注意多休息,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以及重体力劳动,还要保持心情舒畅等。

综上所述,胃里长了“小肉丁”并不可怕,只要能够及时发现,借助内镜治疗便可以轻松清除。但还是应该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尽量少吃腌制、油炸以及辛辣食物,戒烟限酒等,预防胃息肉出现,从而让胃保持健康状态,远离胃息肉的困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38608622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