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如何看风湿免疫病检查“指标”

风湿免疫病是一类由异常的免疫反应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为了正确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医生通常会依靠一系列的检查指标来评估患者的疾病活动性、炎症程度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本文将详细解析风湿免疫病检查中常见的指标,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化验报告。

血常规与尿常规

血常规是风湿免疫病检查的基础项目,通过检测血液中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指标,可以了解患者的血细胞数量、形态及比例,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感染、贫血或炎症反应。患有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血细胞数量可能在正常值范围的下限,也可能出现增高的情况。尿常规则主要检测尿液中是否有红细胞、白细胞增多,以及尿蛋白的情况。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尿常规检查可能出现尿蛋白阳性的结果,提示肾脏可能受累或存在炎症反应。

红细胞沉降率(ESR)与C反应蛋白(CRP)

红细胞沉降率(ESR)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是衡量炎症反应程度的一个指标。在风湿免疫病患者中,血沉可能会升高。但需要注意的是,血沉并不是特异性的表现,它在多种情况下都可以增高,如贫血、感染或肿瘤等。因此,血沉只能作为辅助诊断指标之一,需要结合其他检查项目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在炎症反应或感染时升高。在风湿免疫病患者中,C反应蛋白也可能会升高,与病情密切相关。但同样地,CRP也不是风湿病的特异指标,其他炎症如感染或外伤也会导致其升高。

类风湿因子(RF)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

类风湿因子(RF)是一种自身抗体,最早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中发现。60%~8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会有RF阳性,但RF并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指标,它还可以出现在其他风湿病患者中,甚至有约5%的健康人群体内也可能出现RF阳性。因此,凭借RF阳性并不能直接将检查者确诊类风湿关节炎,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项目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则是一种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具有更高特异性的抗体。70%~80%的患者在疾病早期就可以检测出该抗体,甚至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就可以检出。

抗核抗体(ANA)与抗ds-DNA抗体

抗核抗体(ANA)是指抗自身细胞内、细胞表面和细胞外抗原成分的免疫球蛋白。ANA阳性是风湿性疾病的初步筛选试验,对风湿病的诊断极为重要。大部分风湿病人可出现ANA阳性,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90%~98%阳性。抗ds-DNA抗体主要出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其阳性率为60%~90%。抗ds-DNA抗体因其高特异性,已经成为诊断SLE的重要指标。该抗体滴度和疾病的活动性相关联,因此滴度测定可用于治疗效果的监控。但需要注意的是,抗ds-DNA抗体阴性时,也不能完全排除SLE的可能。

风湿免疫病的检查指标众多,每一项指标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价值,但都不是绝对特异性的。因此,在解读化验报告时,需要综合考虑各项检查指标的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如果您怀疑自己可能患有风湿免疫病,建议尽早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生建议和治疗方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38608622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