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牙疼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会对人们的生活以及健康产生影响。其中,牙周炎属于破坏性疾病,会导致人们的牙齿出现松动等。在出现不适后,患者要及时治疗,改善牙周炎的病症。本文针对牙周炎治疗的方式进行简要普及,提高人们的认知,使其早发现、早治疗。
什么是牙周炎?
牙周炎属于牙龈、牙周组织慢性炎症的一种,在出现病症期间主要特征为牙周袋的形成,以及袋壁的炎症,导致牙槽骨吸收以及牙齿逐渐松动,进而造成成年人的牙齿丧失。病症的出现源于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咬创伤等,造成病人牙龈发炎肿胀,并且还会导致大量的菌斑堆积等,影响人们的口腔健康。
牙周炎有哪些分期?
炎症期
牙周炎开始阶段为牙龈炎症,临床称为牙龈炎。牙龈炎出现期间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在刷牙的时候牙龈会出现出血。如果观察牙齿,会发现牙齿上有颜色异常的异物,而牙菌斑的出现则是因为细菌以及食物残渣的残留。如果没有及时清理,则会导致牙结石出现,逐步引发牙周炎。
早期牙周病
病人存在轻度牙周炎期间,牙龈也会出现炎症,在实施探诊期间会出血,牙周袋深度一般低于4毫米,附着丧失1-2毫米,还会存在口臭现象。
中度牙周病
中度牙周炎在探诊期间会存在出血,并且还会出现溢脓,这时牙周袋深度低于6毫米,附着丧失3-4毫米。病人的部分牙齿会逐步松动,牙根位置还会出现病变。
晚期牙周病
重度牙周炎病人的炎症较严重,会出现牙周脓肿,牙周袋深度超过6毫米,附着丧失超过5毫米,病人的多根牙根均出现严重病变,牙齿明显松动,牙齿的形态异常。
牙周炎怎么治疗?
基础治疗
基础治疗属于牙周疾病的常规治疗方式,可以清除牙齿的炎症与导致疾病的因素。在实施期间,牙医会对病人进行宣教、充填龋洞、口腔洁治刮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牙体牙髓治疗、药物治疗等治疗形式。
牙周系统治疗
随着牙周炎疾病的发展,病情逐步严重,通过基础治疗难以得到管控,因此需要结合病人的情况为其实施适当的手术治疗,进而保证病人的牙周组织健康,使病人的牙齿寿命逐步延长,并保证牙齿的完整性。临床上,多以牙周翻瓣术、牙龈切除术、牙周夹板固定术等为主。
修复治疗及松牙固定术
病人牙齿松动疼痛会影响咀嚼功能的修复,导致炎症性的牙周组织损害基牙,严重时会影响取模。在修复体冠边缘期间,医生通过修复治疗,可以有效使病人的牙周组织功能逐步恢复。如果可以保留的牙齿,则可以为病人实施松牙固定术。
牙周支持维护治疗
在对病人实施治疗期间,医生一般会告知病人定期回到医院进行复查,必要时为病人实施复治,提高治疗的效果,避免旧病复发。
总之,牙周炎会严重危害人们的口腔健康,在发现牙齿病症期间,患者要及时到医院按医嘱接受治疗,平时在生活中也要注意口腔卫生,按时刷牙、规范饮食等,保证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