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肠套叠紧急处理指南

肠套叠,作为一种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尤其在婴幼儿和小学生中多发,因其病情发展迅速、症状多样而备受关注。肠套叠发生时,一段肠管及其系膜套入相邻的肠腔内,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肠坏死、穿孔等严重后果。因此,了解肠套叠的紧急处理知识,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肠套叠的典型症状

腹痛:肠套叠引起的腹痛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阵发性肠绞痛,患儿常哭闹不安,屈膝缩腹,面色苍白。腹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但通常难以忍受。

便血:约85%的肠套叠患者在发病后6-12小时会排出果酱样黏液血便,这是肠套叠的重要症状之一。便血的出现往往提示肠管已经发生损伤。

腹部包块:多数肠套叠患者在右上腹季肋下可触及一个呈腊肠样、光滑不太软、稍可移动的包块。这是肠套叠的直接体征,对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呕吐:肠套叠患者初时呕吐物为含乳块和食物残渣的反射性呕吐物,随着病情的加重,呕吐物可能含有胆汁,晚期甚至可吐粪便样液体。

肠套叠的紧急处理措施

肠套叠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一旦确诊,需要立即进行紧急处理。主要措施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一旦确定患有肠套叠,患者需要立即禁食,以减少肠道负担。同时,控制饮食,以流质饮食为主,避免高纤维、难消化的食物。对于婴幼儿患者,应特别注意喂养方式的调整,避免过度喂养和突然改变饮食习惯。

药物治疗:在紧急处理过程中,药物治疗也占据重要地位。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钾、头孢氨苄等可用于预防感染,但需注意用药剂量和禁忌证。对于半岁内的婴儿,应慎用抗生素。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务必在医生面诊后,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怀疑有肠坏死或穿孔的肠套叠患者,以及小肠型肠套叠超过48-72小时未缓解的患者,手术治疗是首选。手术方式包括手术复位、肠切除吻合术等。手术复位适用于灌肠治疗失败或怀疑有肠坏死的婴幼儿患者;肠切除吻合术则适用于手术复位失败、肠壁损伤严重的患者。成人肠套叠多有引起套叠的病理因素,一般也主张手术治疗。

肠套叠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肠套叠的预防关键在于增强公众的健康意识,及时发现并治疗肠道疾病。对于婴幼儿患者,家长应特别注意喂养方式的调整,避免过度喂养和突然改变饮食习惯。同时,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服、勤洗澡等,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在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腹痛程度、呕吐次数、大便情况等。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同时,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药物,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肠套叠作为一种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其紧急处理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至关重要。通过了解肠套叠的症状以及紧急处理措施,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同时,增强公众的健康意识,及时发现并治疗肠道疾病,也是预防肠套叠的重要手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38608622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