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的口腔内科问题
1.龋齿
成因:儿童龋齿的主要成因是细菌、食物和口腔环境相互作用。爱吃甜食、刷牙不彻底、夜奶未戒断等不良习惯,都会增加龋齿的风险。
表现:龋齿初期表现为牙齿表面有白垩色改变,随着龋坏加深,牙齿表面硬组织剥脱,形成龋洞,严重时可能导致牙齿完全崩解、脱落。
预防与治疗:减少零食频率,每天刷牙2次,定期涂氟,使用含氟牙膏。一旦发现黑点或牙洞,应及时就医。乳牙龋坏也可能影响恒牙,因此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2.牙龈炎
成因:不注意口腔卫生、长时间口呼吸、牙菌斑堆积等,都可能引发牙龈炎。
表现:牙龈红肿、刷牙容易出血是牙龈炎的典型症状。
预防与治疗:教孩子正确使用牙线,必要时就医进行洗牙治疗。炎症较重时,可遵医嘱服用抗生素。
3.牙齿排列不齐
成因:吮指、咬唇、口呼吸等不良习惯,或遗传因素,都可能导致牙齿排列不齐。
表现:牙齿拥挤、错位、间隙过大等。
预防与治疗:纠正不良习惯,3岁后戒奶嘴,定期检查颌骨发育。7岁左右可咨询正畸医生,把握黄金矫正期。
4.乳牙滞留
成因:恒牙萌出时,乳牙未按时脱落。
表现:恒牙已萌出,但乳牙仍占据位置。
预防与治疗:及时拔除滞留的乳牙,避免恒牙错位生长。
5.口腔溃疡
成因: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胃肠功能紊乱等。
表现:口腔黏膜上形成中心是白色的溃疡面,伴有疼痛、灼烧感。
预防与治疗: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保持营养均衡。溃疡发生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西地碘含片等药物治疗。
6.牙髓炎
成因:龋齿未及时处理,病菌深入牙髓导致。
表现:明显的齿痛、牙龈肿胀。
预防与治疗:龋齿早发现、早治疗。牙髓炎发生时,应遵医嘱使用氯己定含漱液、生理盐水含漱,并覆盖牙髓,必要时拔除患齿。
儿童口腔内科问题的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刷牙:从婴儿期开始,用纱布或硅胶指套为孩子清洁口腔。3岁后,教孩子用“画圈法”刷牙,每次不少于2分钟,家长需辅助检查。
牙膏选择:3岁以上儿童使用含氟牙膏,每次用量为豌豆大小。
牙线使用:教孩子正确使用牙线,清洁牙缝中的食物残渣。
2.合理饮食
减少甜食:少喝碳酸饮料、少吃黏性糖果(如软糖、巧克力)。
多吃高纤维食物:如苹果、胡萝卜等,锻炼咀嚼力,有助于牙齿自洁。
睡前不吃东西:睡前刷牙后不再进食,包括牛奶。
3.定期口腔检查
专业检查:建议每3-6个月带孩子看一次牙医,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问题。
窝沟封闭:6岁左右可做窝沟封闭,降低恒磨牙龋坏风险。
4.纠正不良习惯
戒除不良习惯:帮助孩子尽早戒除吮指、咬唇、口呼吸等不良习惯。
心理辅导:对于因心理因素导致的不良习惯,可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孩子克服。
总之,儿童口腔内科问题的预防和治疗需要家长的细心呵护与专业指导。通过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合理饮食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儿童口腔内科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