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曾被视为对抗细菌感染的“神奇子弹”,拯救了无数生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现象愈发严重,导致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
抗菌药物为何不能滥用
抗菌药物主要针对细菌感染发挥作用。不合理使用,如无指征用药、剂量不当、疗程过长或过短等,会带来诸多危害。一方面,滥用抗菌药物易引发细菌耐药。当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时,部分细菌会通过改变自身结构或产生特殊酶等方式来抵御药物作用,逐渐进化为耐药菌。这些耐药菌传播后,会使原本有效的抗菌药物失去效果,增加治疗难度。另一方面,滥用抗菌药物还会破坏人体正常菌群平衡。人体体表和体内存在着大量正常菌群,它们对维持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如帮助消化、合成维生素、抵御外来病菌等。抗菌药物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可能误杀正常菌群,导致菌群失调,引发各种疾病。
医院药学部门如何助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开展抗菌药物监测与评估:药师通过收集、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如使用品种、用量、使用科室分布等,评估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例如,统计某科室一段时间内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与标准值进行对比。若发现某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过高,药师会深入调查,分析原因,判断是否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同时,监测细菌耐药性变化趋势也至关重要。药师与微生物实验室合作,定期分析细菌耐药数据,了解本地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当发现某种细菌对特定抗菌药物耐药率升高时,及时向临床医生反馈,提醒调整用药策略。
2.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团队:药师参与多学科临床药物治疗团队,与医生、护士密切协作。在查房过程中,药师凭借专业知识,为医生提供抗菌药物选择、剂量调整、用药疗程等方面的建议。例如,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药师根据患者肾功能指标,调整经肾脏排泄的抗菌药物剂量,避免药物蓄积中毒。在疑难感染病例讨论中,药师依据最新的临床研究和指南,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此外,药师还会对护士进行用药指导,确保抗菌药物的正确配制和给药方式,如静脉滴注抗菌药物的溶媒选择、滴注速度等,以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3.抗菌药物知识培训与宣传:医院药学部门定期组织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培训,面向全院医务人员,讲解抗菌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适应证、不良反应等知识,提高医务人员用药水平。同时,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宣传活动,面向患者及家属普及抗菌药物相关知识,如告知患者抗菌药物不能随意服用,应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总之,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医院药学部门需要通过开展监测评估、参与临床治疗、进行知识培训与宣传等行动,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保驾护航,守护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