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作为一种儿科常见的肾脏疾病,容易反复发作,为患儿以及其家庭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从本质上来讲,肾病综合征的发生会导致患儿尿液中排出大量蛋白,使患儿的蛋白水平偏低,还会出现尿量减少、浮肿等表现。为了避免健康儿童受到肾病综合征的折磨,使肾病综合征患儿早日恢复健康,本文将对儿童肾病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知识进行介绍,加深大众对儿童肾病综合征的了解。
饮食护理
肾病综合征患儿会出现水肿的症状,若为眼部水肿和面部水肿,可以抬高枕头。在水肿症状尚未消退的时候,家长还需要注意饮食护理,不可让患儿食用太咸的食物,否则会导致患儿水肿症状加重。例如,在患儿急性水肿期每天摄入食盐量不得超过2克,也不能食用腌制过的食物。当患儿水肿症状消退后,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时,可以恢复正常饮食。
防寒保暖
由于肾病综合征患儿在排尿时会排出大量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也会跟随尿液排出,导致患儿的免疫力较低、抵抗力较差。若进行激素治疗,患儿的免疫力会更低,容易感染多种并发症。所以,在对肾病综合征患儿进行护理的时候,家长还需要注意防寒保暖,保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患儿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同时,患儿在日常生活中不仅需要规范用药,不能过度劳累,还需要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中,在公共场所中佩戴好口罩。在气温出现大幅度变化的时候,需要合理增减衣物,注意防寒保暖。患儿还需要注意饮食卫生,尽量不要外出用餐,还需要做好口腔清洁,预防胃肠道感染和口腔炎症。
关注患儿情况
在对肾病综合征患儿进行护理的时候,家长需要对患儿疾病发展的程度进行观察和注意,如果发现患儿出现异常情况,则需要立即带领患儿前往医院进行治疗,以免患儿病情加重。
适当运动
在病情尚未缓解的情况下,患儿需要卧床休息,从而减轻肾脏和心脏的负担。在病情得到缓解之后,患儿可以适当增加每日活动量,但不可参与剧烈运动,还需要对运动的时间进行合理控制,保证休息时间的充足。在患儿病情得到好转后,家长需引导患儿进行身体锻炼,如散步、游泳等,以提高患儿的身体素质,增强患儿的抵抗力。
调整情绪
肾病综合征患儿经常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对患儿身体功能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疾病的恢复。因此,家长需要意识到肾病综合征长期性的特点,并对疾病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和了解,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给予患儿情感上的支持与帮助,让患儿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并对疾病产生客观的认知,调整不良情绪,使心理状况变得越来越健康,从而加速病情的恢复。
总而言之,肾病综合征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主要发生在学龄前儿童,具有较大的临床治疗难度,但科学的护理可以使患儿得到良好的恢复。所以,家长在对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当保证护理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谨遵医嘱,降低旧病复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