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带“管”不要慌,新生儿PICC护理跟我学

现代医疗中,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因其能够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且能有效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血管损伤,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在新生儿的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那么,新生儿带“管”的过程中,如何进行PICC护理呢?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住院期间护理要点

护士每日需细致查看宝宝的PICC置管处皮肤状况,密切留意穿刺点周边皮肤有无发红、肿胀迹象,是否存在渗血、渗液情况。哪怕仅发现极少量分泌物,或是穿刺点周围皮肤颜色出现细微异常,都不容忽视,应立即汇报医生,以便评估和处理。且护士需时刻关注PICC导管是否有脱出、打折、破损等异常。在正常状态下导管应牢固固定,一旦察觉导管外露部分变长,或是出现扭曲、破损等状况,务必立即寻求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协助处理,避免导管移位或断裂,切实保障治疗顺利进行。另外,护士需密切观察宝宝置管侧肢体的活动情况,对比双侧肢体皮肤温度、颜色、围度有无差别,一旦发现宝宝置管侧肢体活动频次减少,局部皮肤温度变低、色泽发紫、围度增大,可能表明肢体血液循环受到影响,此时需迅速汇报值班医生及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居家护理细节

家长在家庭护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护理细节。给宝宝洗澡期间特别注意保护置管部位,使用专门的防水贴膜,避免水沾湿穿刺点,引发感染,若不慎弄湿应立即到专业PICC门诊更换敷料。且需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更换PICC置管的敷料,一般每周更换一次,一旦敷料出现受潮、污染、卷边、穿刺点渗血等情况应立即更换,更换期间动作要轻柔,防止扯动导管,注意无菌操作,先使用酒精清洁穿刺点周围皮肤,待干后,再使用碘附消毒3遍,消毒面积应大于敷料面积。同时,严格按照医护人员指导的时间、方法到专业机构进行正确的冲管、封管,冲管是为保持导管通畅,防止堵塞导管,封管则是将封管液注入PICC导管,使PICC导管在每次使用之间保持通畅,减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风险。冲管、封管过程中,使用10毫升以上的注射器,力度适中,避免损伤导管和血管。另外,输液前抽回血,见回血后再抽取生理盐水脉冲式正压冲管。持续输注脂肪乳期间,每4-6小时用生理盐水正压冲管1次,输液完毕或两次输液间断期内需要封管过程中,应先给予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后,再给予肝素盐水正压封管。

家长在对新生儿PICC护理过程中还需注意,选择宽松衣物,衣袖不能过紧,避免因牵拉而导致导管脱出。穿衣过程中先穿置管侧手臂,再穿健侧;脱衣过程中先脱健侧,再脱置管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38608622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