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体检做“心电图”能发现什么问题?

心电图是临床一类比较常见的心脏检查手段,能够有效识别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情况。当患者存在心悸、心慌、胸痛和发憋等症状时,心电图检查可以为患者心脏方面的疾病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心电图检查概述

通过做心电图检查,可以有效检查心率快慢、节律规整、心脏供血情况等,具体需要看ST段压低、抬高或者T波的低平、高尖、倒置,以此来明确心律失常情况,同时还包括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或者心脏的心动过速、心房纤颤、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等。除此之外,通过心电图上QRS波群的电压高低,还可以判断是否有左右心室的增大或者肥厚。对于患者心率情况,正常人心跳在每分钟60-100次,可以根据心电图发现心率异常。对于节律问题,在心电图中患者期前收缩或心律失常会有具体表现。与此同时,还可以发现患者心脏扩大情况,包括房室扩大等。对于心肌缺血,会表现出非特异性的ST-T改变或T波异常。当患者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情况时,需要进一步检查,并对症治疗。例如,当患者存在心律失常情况时,可以采取口服药物治疗,如果未能起到显著疗效,则可以采取手术治疗方式,如射频消融手术。当患者存在心肌缺血情况时,则可以采用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还可以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电图检查的适应证

在临床上,心电图检查有着重要作用,具体可以诊断以下疾病。

诊断心律失常性疾病

通常来说,当患者存在心律失常情况时,会表现出心悸、心慌等症状,在发作时进行心电图检查,可以对异常电流信号进行捕捉,并得到明确诊断。但在检查过程中,心电图所记录的心脏电流情况仅有数十秒时间,一旦在发病间歇期检查,则可能会得到正常的心电图结果。

诊断心肌缺血

心电图在临床上可以有效诊断心肌缺血,特别是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一旦患者出现此类情况,在心电图上会有特殊表现,具体表现为T波对称高尖、ST段抬高、Q波形成等形态学变化。与此同时,当患者存在心绞痛情况时,心电图会呈现出ST段压低、T波异常等变化。所以,许多人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后,会被冠以“冠心病”“心肌缺血”等疾病。但ST段压低、T波异常并非一定是心肌缺血,高血压、药物、电解质浓度等因素都能引起ST段的变化,甚至健康的人也可能会有轻度的ST段和T波的变化出现。

初步反映心脏结构

心电图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心脏是否存在结构性变化。例如,当心电图提示“左室高电压”,一般提示患者存在高血压病史;当心电图提示P波增高时,则提示心房增大;当心电图提示左室肥厚伴劳损,则提示长期高血压导致左心室肥厚等。想要确诊,需要患者接受心脏超声等其他辅助检查。除此之外,心电图还可以为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提供辅助判断,包括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38608622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