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这些提早降临人世的小天使,在医院历经了精心呵护后,总算能够回归温馨的家庭。然而,对于家长而言,早产儿出院后的护理无疑是一项充满挑战但又意义重大的任务。
家庭环境准备
温度与湿度调节
早产儿的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完善,因此室内温度需维持在24-26℃的范围,湿度保持在55%-65%之间。为达成并维持这般理想的环境状况,可合理运用空调精准调控室内温度,借助加湿器有效调节室内湿度。如此一来,能为早产儿缔造一个舒适且稳定的生活空间,有益于他们的身体机能正常运转与茁壮成长。
减少噪音
要保证室内环境的静谧。需极力规避突然迸发的高声巨响,毕竟这极易惊吓到这些娇弱的宝宝。无论是电器运转的声音、人们高声交流的话音,还是物品碰撞产生的声响,都应尽可能地压低音量。为早产儿营造一个安宁、舒适的氛围,对于其优质的睡眠和良好的生长发育,有着不可小觑的积极影响。
柔和的光线
在照明选择上,应优先采用柔和的灯光,坚决避免强光直接照射早产儿的双眸。过强的光线极有可能对其视网膜的发育造成不利。可以通过安装遮光窗帘或者调节灯光亮度的方式,精心营造出适宜的光环境,给予早产儿的眼睛充分的呵护,有力地推动其视觉系统的正常发育。
喂养的精心呵护
母乳的坚持
母乳是早产儿最理想的营养来源,富含丰富的抗体和营养成分,有助于提高早产儿的免疫力和促进身体发育。对于早产儿来说,母乳喂养的意义更是远远超过其营养价值本身,大量研究显示母乳利于减少患儿感染的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并能促进患儿神经系统发育。所以,宝妈们一定要坚持母乳喂养,如果母乳不足,可在医生指导下添加早产儿配方奶。
喂养的姿势与技巧
喂奶时,可将早产儿的头部垫高,采用半卧位或侧卧位,减少呛奶的可能。喂奶后,要轻轻拍嗝,帮助排出胃内气体。
喂养的频率和数量
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消化能力和医生建议,合理安排喂养次数和奶量。随着早产儿的成长,逐渐增加喂养量。
早产儿母乳强化剂添加
母乳强化剂又称母乳营养补充剂,是一种包含多种营养素的添加剂,针对早产儿母乳中营养素成分的动态变化和不足,考虑早产儿特殊的营养需求,根据早产儿相关营养指南推荐的营养素要求而设计。母乳中加入母乳强化剂可提高母乳中部分营养素的含量及能量密度,满足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需求。
早产儿母乳强化剂添加的注意事项:
①指南推荐出生体重<1800g的早产儿使用母乳强化剂;宫外发育迟缓早产儿、尚未完成追赶生长的小于胎龄早产儿、因疾病状况限制液体入量的早产儿、出院后早期生长落后的早产儿,需个体化评估体格生长或生化指标,在医务人员指导及监测下使用母乳强化剂。
②母乳强化剂只能加入母乳中使用。
③医院内添加母乳强化剂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在配奶间加入母乳强化剂,不宜在床旁配置,以防污染;家庭中添加母乳强化剂需遵循清洁原则。
④添加母乳强化剂应遵循现配现用,与母乳充分混匀。
睡眠的合理安排
创造安静的睡眠环境
降低室内噪音,拉上窗帘,营造昏暗的环境,有助于早产儿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选择合适的睡具
床垫不宜过软,枕头高度要适中,避免影响早产儿的呼吸和脊柱发育。
睡眠中的观察
注意观察早产儿在睡眠中的呼吸、面色等情况,确保睡眠安全。
皮肤护理的细致入微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每天用温水轻柔地清洗早产儿的皮肤,特别是容易藏污纳垢的部位,如耳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
预防尿布疹
及时更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擦干后涂抹护臀霜,预防尿布疹的发生。
注意衣物材质
选择柔软、透气的纯棉衣物,避免刺激早产儿娇嫩的皮肤。
预防感染的严格把控
个人卫生
照顾早产儿的家人要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早产儿之前。
物品消毒
早产儿使用的奶瓶、奶嘴、衣物等要定期消毒。
避免接触感染源
家人如有感冒、发热等症状,应避免接触早产儿,必要时佩戴口罩。
密切的健康监测
体重增长
定期给早产儿称重,观察体重增长情况,这是评估其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
身体检查
每天检查早产儿的皮肤、口腔、脐带残端等部位,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按时复查
按照医生的要求,按时带早产儿到医院进行体检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亲子互动与心理关爱
情感交流
多与早产儿进行眼神交流、温柔说话、抚摸等,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安全感。
早期教育
适当进行一些简单的感官刺激活动,如播放轻柔的音乐、展示色彩鲜艳的图片等,促进早产儿的神经发育。
应急情况的处理
呛奶
(1)如果宝宝不小心呛奶,妈妈首先要做的就是立即停止给宝宝喂奶,然后给宝宝侧卧,以免呕吐物向后流入咽喉及气管,轻拍背部;然后用湿纸巾缠于食指上伸进口腔中将残余的奶液清理干净,防止误吸,保持呼吸道顺畅。
(2)提起宝宝的足底进行轻轻拍打,促使其啼哭,将奶液咳出。
(3)将宝宝俯卧于膝盖上,轻轻地拍打其背部,将奶液咳出。
(4)观察宝宝的面色及呼吸,看有无任何异常,如,面色发绀、声音变调微弱、吸气困难、严重凹胸等,如有立即送医院。如果宝宝哭声洪亮、中气十足、脸色红润,则表示无大碍。
对常吐奶及有胃食管反流的宝宝,父母应加强观察,并适当抬高床头,让宝宝侧卧。哺乳或喂奶时,都应让头部略高,喂完奶后,再把宝宝抱立起来,轻拍后背,直到打嗝后再放回床上。夜间应定期观察宝宝,是否发生吐奶,呼吸与睡姿如何等。另外,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时,要注意喂奶的姿势,不要堵住宝宝口鼻。
呼吸异常
如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呼吸暂停等情况,要立即送往医院。
其他紧急情况
如频繁呕吐、抽搐、皮肤发紫等,都需要紧急就医。
早产儿的成长需要家庭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关爱。家长们要密切关注他们的身体变化,科学护理,为早产儿创造一个温馨、安全、有利于成长的环境。相信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早产儿一定能够茁壮成长,迎来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