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牙齿缺失,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种植牙和口腔颌面外科的出现,为患者重建口腔功能、恢复美观提供了新的途径。
种植牙技术概述
种植牙,又称人工牙根,是一种将人工材料植入骨组织内,替代患者缺失牙根,修复缺牙的技术。它主要由种植体(人工牙根)、基台(连接体)和修复体(人工牙冠)三部分组成。
种植牙发展历程
(1)1952年,瑞典学者Br(a)nemark教授在研究骨组织血流时,意外发现钛金属能够与骨组织紧密结合,提出“骨整合”概念,奠定了现代种植牙技术的基础。
(2)1965年,Br(a)nemark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种植牙病例。
(3)20世纪80年代,随着牙科植入材料和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种植牙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应用。
种植牙优势
(1)恢复咀嚼功能:种植牙固位力良好,咀嚼效率可达到甚至超过天然牙。
(2)修复美观:种植牙与天然牙高度相似,能够很好地恢复口腔美观。
(3)防止骨质萎缩:种植体植入骨内能刺激骨组织,减缓牙槽骨萎缩。
(4)使用寿命长:在良好的口腔卫生和定期复查的情况下,种植牙可使用几十年。
(5)相邻牙齿无需磨削:与传统固定义齿修复不同,种植修复无需削磨邻牙。
种植牙适用人群
(1)单颗或多颗牙缺失,影响咀嚼功能和美观者。
(2)牙列缺损,不愿佩戴活动义齿者。
(3)牙周病控制稳定,剩余牙槽骨条件允许者。
口腔颌面外科的适用范围
口腔颌面外科是口腔医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口腔颌面部的疾病诊断和手术治疗。口腔颌面外科医生需要接受口腔医学和颌面外科的系统培训,具备娴熟的显微手术技能。口腔颌面外科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
种植手术:包括拔除残根,植骨,上颌窦提升等,为种植体植入创造良好的骨组织条件。
正颌手术:通过截骨手术调整上下颌骨位置,改善面型,恢复理想咬合关系。
颞下颌关节疾病:诊治颞下颌关节紊乱、创伤等引起的疼痛、功能障碍。
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口腔颌面部各类良恶性肿瘤,并进行术后功能重建。
唇腭裂修复:多学科协作,对先天性唇腭裂患者进行系统性功能和外观重建。
面部创伤修复:处理口腔颌面部骨折、软组织撕裂伤等急诊创伤。
面部畸形矫正:针对下颌前突,小下颌等各种面部畸形进行个性化矫治。
口腔腔颌面部感染:及时有效地控制和根治口腔颌面部急慢性感染。
口腔修复中两学科的联合应用
种植牙技术与口腔颌面外科的密切结合,极大拓展了口腔修复的适用范围,使许多疑难缺损得以完美修复。两学科的联合应用主要表现在:
骨量不足的种植修复:当缺牙区骨量不足,无法满足种植要求时,可通过口腔颌面外科的植骨、上颌窦提升等术式,获得足够的骨组织,再行种植修复。
即刻种植:拔除无法保留的残根后,若拔牙窝条件合适,可在拔牙的同时完成种植,缩短治疗周期。即刻种植对术者外科技能有更高的要求。
多学科联合的复杂修复:对于外伤、肿瘤切除等导致的大范围颌骨缺损,需要通过游离移植骨瓣、带蒂皮瓣等方式进行初步修复,待组织愈合后再通过种植修复重建咬合功能,往往需要口腔修复科、口腔颌面外科、正畸科等多学科通力协作。
前牙美学修复:前牙种植修复对美学要求很高,需要精确的三维种植体位置,个性化的软组织塑形和精细的修复设计。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娴熟的显微外科技巧,有助于获得理想的软硬组织形态,实现高度拟真的修复效果。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数字化技术如CBCT、口腔扫描、CAD/CAM 等的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种植修复的效率和质量也随之提升。通过软件辅助设计,医生可在术前对种植体位置、骨量、修复体形态等进行模拟,制定周密的手术和修复方案。
种植牙和口腔颌面外科的进步,让众多缺牙患者重拾健康美丽的笑容。作为口腔医学的两个重要分支,两者的联合应用,配合数字化技术,不断刷新着口腔修复的上限。对于有缺牙修复需求的患者,建议寻求有经验的口腔医生全面评估,选择适合自己的个性化修复方案,重建口腔健康,提升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