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您是否也曾感到情绪低落、烦躁易怒,或是觉得胸口闷闷的像堵着一团气,有时还会伴有胁肋胀痛、食欲不振,频频叹气才觉得舒服?从中医的角度看,这很可能就是“肝气郁结”的信号。
别被这个听起来很专业的词吓到。简单来说,肝主疏泄,像一位负责维持全身气机畅通无阻的“交通警察”。当压力大、情绪不佳时,这位“交警”的工作就会受阻,导致气机运行不畅,也就是“郁结”了。好消息是,疏肝理气并非一定要靠药物治疗,融入日常生活的几个小妙招,就能有效为身体“解郁”,让气机重新顺畅起来。
妙招一:会“吃”的解郁方——食饮有节
食物是身体最直接的能量来源,选对食物,事半功倍。
多吃“青”色食物:中医认为,青色入肝。像西兰花、菠菜、芹菜、青椒等绿色蔬菜,都有助于疏肝气、清肝热。
尝尝“酸”味食物:酸味入肝,有收敛之效,但过量会加重郁结。因此,我们应选择性平或微凉的酸味食物,如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散瘀)、乌梅(生津止渴,和胃安神)、柠檬(泡水喝,疏泄之余还能补充维C)都是不错的选择。
饮用“花”茶:玫瑰花是当之无愧的“解郁圣手”。每天泡几朵干玫瑰花,香气馥郁,能有效舒缓紧张情绪,理顺郁结的肝气。此外,茉莉花、菊花也有清肝解郁、明目降火的功效。
避开“添堵”食物:减少油腻、煎炸、辛辣及过度甜腻食物的摄入,这些都会加重身体代谢负担,阻碍气机运行。
妙招二:会“动”的疏导术——动静结合
生命在于运动,而正确的运动方式是疏通经络的良方。
拉伸两胁,敲打胆经:肝经和胆经循行于身体两侧。每天多做扩胸运动,伸展侧腰;沿着裤线位置(大腿外侧)轻轻敲打胆经,都能有效刺激经络,促进气血流通。
悠闲散步,强过猛跑:对于气郁体质,过于剧烈的运动反而消耗气血。不如选择在环境优美的户外悠闲散步,让身体微微出汗,心情随之放松,是疏肝理气的绝佳方式。
练习“嘘”字诀:这是六字诀养生法中的一式。安静站立,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呼气,同时发出“嘘(xū)”的音,想象将体内的浊气全部排出。重复数次,有助于平肝火、疏肝气。
妙招三:会“睡”的修复法——夜卧血归肝
中医讲“人卧则血归于肝”,高质量的睡眠是肝脏进行自我修复和排毒的最佳时段。争取在晚上11点前入睡:夜间11点至凌晨3点是肝胆经当令的时间,此时进入深度睡眠,对肝血的充盈和肝气的疏泄至关重要。
疏肝理气,并非遥不可及的养生大法。它就藏在一餐一饭的绿色里,在一次次的舒展拉伸中,在一夜夜的好觉里,更在一个个会心的微笑里。身体的气机如同城市的交通,需要我们时常维护,保持畅通。当您感到“堵得慌”时,不妨试试以上这些小妙招,从今天起,做一个气顺心宽、自在通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