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经外科的临床护理中,气道管理常常被称为“生命线工程”。由于神经外科患者多存在意识障碍、吞咽功能障碍或呼吸中枢受累等问题,气道梗阻、误吸、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升高,而这些并发症又可能进一步加重脑损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科学规范的气道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促进康复的核心环节。
一、神经外科患者气道管理的特殊性
神经外科患者的气道问题往往与原发疾病紧密相关,具有鲜明的专科特点:
意识障碍是主要诱因: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等疾病常导致患者意识模糊或昏迷,咳嗽反射和吞咽功能减弱,口腔分泌物、呕吐物易误吸入气道,引发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颅内高压的连锁影响:颅内压升高可能导致呼吸节律紊乱,甚至诱发脑疝压迫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深度异常,增加气道管理难度。
手术相关风险:如颅底手术可能损伤后组颅神经,导致声带麻痹、饮水呛咳;长时间手术患者舌后坠明显,术后易出现喉头水肿。
基础疾病叠加:老年患者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等,气道黏膜防御功能差,感染风险更高。
这些特殊性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精准判断和快速处置能力,从评估到干预,形成全流程的防护体系。
二、气道风险的早期识别与评估
及时发现气道隐患是有效管理的前提。临床中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
1.意识状态评估
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判断患者意识水平:GCS≤8分的患者多存在咳嗽反射减弱,需重点监测气道通畅性;GCS>8分但存在烦躁、嗜睡交替的患者,需警惕突发意识障碍导致的气道梗阻。
2.气道通畅性观察
观察呼吸频率(正常成人12-20次/分)、节律(是否均匀)及胸廓起伏,若出现呼吸急促、费力、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凹陷),提示气道梗阻。
听诊呼吸音:若闻及喉鸣音,可能为喉头水肿或异物阻塞;双肺湿啰音需警惕误吸或肺部感染。
3.吞咽功能筛查
对清醒患者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让患者饮用30ml温水,观察吞咽情况。Ⅲ级及以上(饮水呛咳明显)患者需暂停经口进食,改用鼻饲等方式预防误吸。
三、气道管理的核心护理措施
根据患者风险等级,气道管理措施分为基础护理、进阶干预和应急处理三个层级,形成“预防-干预-急救”的闭环。
1.基础护理:降低风险的日常防护
体位管理:意识不清或吞咽困难患者取床头抬高30°-45°的半卧位,既能减轻颅内压,又可减少胃内容物反流误吸的概率。翻身时保持头颈部与躯干在同一直线,避免颈部过度屈曲压迫气道。
口腔与呼吸道清洁:每2-4小时进行口腔护理,根据pH值选择漱口液(酸性用碳酸氢钠,碱性用生理盐水),清除口腔分泌物和食物残渣;对于咳痰无力者,定时翻身叩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促进痰液松动排出。
人工气道湿化: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失去鼻黏膜的加温加湿功能,需通过恒温湿化器(温度37℃左右,湿度100%)或雾化吸入(常用生理盐水+氨溴索)保持气道湿润,预防痰痂形成。
2.进阶干预:针对性解决气道问题
人工气道建立:对于GCS≤8分、自主呼吸微弱或存在窒息风险的患者,需及时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患者需记录插管深度(门齿刻度),每班确认固定是否牢固;气管切开患者每日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有无渗血、红肿,气囊压力维持在25-30cmH₂O(避免压力过高损伤黏膜或过低导致漏气、误吸)。
机械通气护理: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需密切监测潮气量、气道压力等参数。若气道压力突然升高,可能为痰液堵塞或导管打折,需立即吸痰或调整导管位置;定期进行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
吸痰操作规范:吸痰是清除气道分泌物的关键操作,需严格无菌:吸痰前给予高浓度氧气2分钟(预防缺氧);选择合适型号吸痰管(直径≤人工气道内径的1/2);插入深度不超过气管导管尖端,边退边吸,每次吸痰时间≤15秒;吸痰后观察痰液颜色(黄脓痰提示感染,粉红色泡沫痰可能为肺水肿)、量及性状,必要时送检痰培养。
3.应急处理:应对突发气道危机
当患者出现窒息、呼吸骤停等紧急情况时,需立即启动急救流程:
若为异物梗阻,清醒患者采用海姆立克法急救;昏迷患者立即行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切开。
呼吸骤停者迅速行心肺复苏,同时准备气管插管和呼吸机,确保通气支持及时到位。
四、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神经外科患者气道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减少并发症,其中最需关注的是肺部感染和气道损伤。
肺部感染的预防:严格手卫生和无菌操作;呼吸机管路每周更换,冷凝水及时倾倒(避免反流);尽早拔除不必要的人工气道,通过呼吸训练(如吹气球、腹式呼吸)促进自主排痰;根据痰培养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气道损伤的防护:气囊定时放气(每4-6小时放气1次,每次5-10分钟),避免黏膜长期受压缺血;吸痰时动作轻柔,避免反复插入损伤气道黏膜;气管切开患者选择低压力高容积气囊导管,减少对气管壁的压迫。
五、患者与家属的配合要点
气道管理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专业操作,也离不开患者和家属的配合:
对于清醒患者,指导其有效咳嗽(深吸气后屏气,用力咳出痰液),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颅内压升高。
家属需注意患者体位,喂食时避免催促,若出现呛咳立即停止并通知医护人员。
陪护时观察患者呼吸状态,如发现口唇发绀、呼吸急促等异常,及时呼叫医护人员。
神经外科的气道管理如同在刀尖上守护生命,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患者的预后。从精准评估到规范操作,从日常护理到应急处置,护理人员始终站在“呼吸防线”的最前沿。通过科学管理、多学科协作和家属的共同参与,才能为神经外科患者筑起一道坚实的生命屏障,助力他们闯过险关,重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