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急诊护理中如何应对急性呼吸困难的患者?

急性呼吸困难通常表现为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伴随呼吸运动用力,严重时可能出现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急性呼吸困难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支气管哮喘、心力衰竭、气道梗阻、胸腔积液等。在急诊护理中,迅速而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以下详细介绍如何在急诊护理中应对急性呼吸困难的患者。

保持冷静与初步评估

医护人员要保持冷静,迅速而有序地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以及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同时,询问患者或陪同人员关于呼吸困难的持续时间、性质、诱因以及既往病史,有助于初步判断病因。

保持气道通畅

1.清理呼吸道:迅速清除患者口腔、鼻腔内的异物、分泌物等,确保呼吸道畅通。

2.开放气道:采用头后仰、抬下颌等方法开放气道,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以确保气体顺利进出。

氧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吸氧方式,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等。对于严重缺氧的患者,应尽快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必要时可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

药物治疗

1.支气管哮喘: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以缓解支气管痉挛。

2.心力衰竭:使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如洋地黄制剂、呋塞米、硝酸甘油等,以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功能。

3.肺部感染: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以消除病因。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方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可辅助或控制呼吸,改善通气和氧合,为患者争取时间进行进一步治疗。在使用机械通气时,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呼吸机参数,及时调整通气模式和参数,以确保通气效果。

体位调整与舒适护理

协助患者调整姿势,确保其身体舒适。同时,解开患者的衣领、领带、腰带等束缚物,以减轻胸部的压迫感。在舒适护理方面,保持病房安静、舒适、通风,为患者提供适宜的环境。对于高热患者,注意口腔和皮肤护理,防止感染和黏膜溃烂。饮食方面,以清淡为宜,给予细软、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心理护理与人文关怀

给予患者充分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和感受,向其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安全感。

病情监测与动态评估

通过持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避免诱因与预防复发

了解患者呼吸困难的可能诱因,如过敏、哮喘发作、感染等,并尽量避免其接触诱因。对于易发呼吸困难的患者,指导其采取预防措施,如避免接触致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加强锻炼等,以降低呼吸困难的复发风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38608622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