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各时期脑卒中康复护理有哪些

脑卒中又被叫作脑血管意外,是因为急性脑血管破裂或闭塞,导致局部或全脑神经功能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脑卒中病后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功能障碍,约40%的患者会重度致残。在我国科学技术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脑卒中的致死率下降,但致残率不断升高,需要尽早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预后。

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急性期是指在发病后的1周到2周,康复护理主要是在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在患者病情稳定48小时后进行护理。

1.偏瘫肢体被动活动:为了保持患者关节的活动度,避免出现关节肿胀和僵硬,偏瘫侧肢体主动活动的早日出现,需要被动活动偏瘫肢体。

2.床上活动:腹式呼吸、翻身等也是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护理方法。

3.物理因子治疗:局部机械性刺激冰刺激、功能性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和局部气压治疗等,能够使瘫痪肢体肌肉被动引发收缩与放松,可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脑卒中恢复早、中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恢复早期是指发病后3周到12周,此时患者能够主动活动患肢,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主要是让患者可以主动运动患侧肢体,并做到协调行动动作。

1.床椅转移训练:患者需双手掌心相对,环抱辅助者颈部,患侧拇指在健侧拇指上方。辅助者拽住患者腰部衣物,圈住患者身体,身体向前倾,重心移至脚部,使患者臀部离开床面,转身将患者移至轮椅。

2.站立训练:患者可以完成坐位训练后,可开始站立功能训练,可从坐位上扶着站立片刻,逐渐延长站立时间和减少搀扶的辅助力量,让患者可以处于自我平衡的状态,锻炼患者的下肢力量。

3.行走三步法:肌力3级以上的患者,患侧可以负重就可以开始训练行走。先迈健腿重心向健侧移动,再患腿迈上重心向患侧移动,然后健腿向前跟上重复动作。

脑卒中恢复后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后期是指发病后4个月到6个月,多数患者可以自主活动,并完成站立、行走等动作,此时主要以灵活性和技巧性训练为主,提高患者身体耐力,还需关注患者的身心状态。

1.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此时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上的问题,此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咨询专业的心理医生,帮助患者减轻恢复期的压力。

2.预防并发症:脑卒中患者在后期可能会出现肺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需要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重视呼吸道管理、皮肤照顾等工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预防二次卒中:脑卒中可能会二次发生,在康复期间需要患者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并排除危险因素,定期随访,了解患者当前的状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总而言之,脑卒中康复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主要是涵盖急性阶段到慢性阶段全过程,在不同阶段中都具有关注的重点,需要从维持患者生命、恢复患者功能以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等角度出发进行康复护理,在康复护理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患者身体各项功能的恢复,还需使患者具备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回归到正常生活中,需要患者、家属以及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38608622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