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拔牙,许多人都会对其产生恐惧心理,认为能不拔牙就不拔牙,但也有人在牙疼发作的时候想尽快拔牙。拔牙是最常见的口腔治疗措施,在手术中或手术后可能会引起软组织或硬组织损伤、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如果拔牙患者患有全身性疾病,还可能会引起出血、休克等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但是,拔牙并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是否需要拔牙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的检查与评估。
什么时候需要拔牙?
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全部牙齿问题都需要通过拔牙来解决,但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则需要拔牙:
如果牙齿损坏严重不可修复,或是无法通过补牙或其他方法恢复的时候,则需要拔牙。
在进行正畸治疗前,如果口腔内牙齿比较拥挤,则需要拔除某些牙齿,预留出充足的矫正空间。
如果出现多生牙或错位牙,可能会影响牙齿的美观性,还会导致牙列不齐以及咬合方面的问题,需要及时拔牙。
在智齿生长时,若缺乏充足的生长空间,导致其出现倾斜、横卧或是只部分萌出,引起疼痛、肿胀等问题,此时则需要拔除智齿。
如果不及时拔牙会有哪些危害?
如果在需要拔牙的时候没有及时拔牙,可能会引发以下后果:牙齿持续疼痛不适;牙龈发炎、感染扩散,甚至还会影响到周围健康牙齿;引起长期口腔卫生问题,也增加牙周病的患病风险;影响正常咀嚼功能,长期下来会影响身体对营养的吸收,从而引起健康问题。
拔牙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拔牙前注意事项
(1)身体检查:拔牙虽然是一项常见的口腔小手术,但在拔牙之前,患者也需要进行身体体检,如血压、血常规检查等,同时,医生需了解患者是否存在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避免因为这些疾病影响患者拔牙的安全性以及术后恢复效果。
(2)心理准备:许多人对拔牙都具有恐惧的心理,患者可以在拔牙之前与医生进行沟通,并对拔牙的流程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解,以缓解自身紧张的情绪。此外,患者家属和朋友也需要对其进行心理安慰,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
(3)口腔清洁:患者在拔牙前还需保持口腔内部的清洁,认真刷牙,保证拔牙区域的卫生与清洁,减少口腔内细菌数量。
拔牙后注意事项
(1)止血:患者在拔牙后需要咬紧纱布和棉球约30分钟,通过压迫的方式止血。在此期间,患者不可频繁吐口水,避免对血凝块造成破坏,影响止血效果。24小时内拔牙处有少量渗血属于正常现象,患者不要惊慌。如果出血量比较多,患者在止血的同时要及时联系医生。
(2)饮食:患者在拔牙后1小时内禁止进食和饮水,之后可以食用一些温凉、软糯的食物,如米粥、软面条等,但不可食用过热或刺激性食物。因为此类食物会导致患者伤口再次出血或是引起剧烈疼痛。
(3)口腔清洁:患者在拔牙24小时内不可刷牙漱口,在24小时后可以用温水漱口,保证口腔内的清洁,但不可过度用力,避免对创口造成破坏。
(4)疼痛护理:患者在拔牙后可能会出现肿胀和疼痛的感受,这属于正常反应。患者可通过冷敷的方式减轻肿胀,通过服用止痛药的方式缓解疼痛。
总而言之,大家应当多了解拔牙相关事项,从而以更加冷静、从容的态度面对拔牙,保持牙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