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详细讲解胰腺炎的治疗要点

胰腺炎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疾病,对病人的身体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临床医生在治疗期间会结合病人的病情予以针对性的治疗方式,但病人对疾病以及治疗知识的了解不足会影响疾病治疗的配合程度。所以,病人需提高对胰腺炎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对此,本文针对胰腺炎的治疗要点进行简要讲述。

什么是胰腺炎?

胰腺炎概述。胰腺炎是因为身体中的胰腺出现炎症,具体说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引起的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随着病情的发展,甚至会导致病人出现急腹症。该病症因疾病的表现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疾病类型,如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其中,急性胰腺炎可以分为轻症、中度重症、重症等。此病在临床中的发病率因地区的不同而异,但是目前处于逐年上涨的趋势。

胰腺炎的病因。常见的发病原因包括胆石症、酗酒、暴饮暴食、感染、创伤等。如果病人存在高脂血症以及高钙血症等,则出现的概率会更高。

不同类型胰腺炎的表现

轻症胰腺炎。轻症胰腺炎在疾病中占比可达到80%-85%,无其他全身并发症,一般在出现疾病的1-2周恢复,病人出现病死的风险低。病人发病后,会产生腹痛、恶心、呕吐,以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

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后会出现器官功能障碍,以及其他并发症,在疾病的早期病死率低。但是,如果病人存在坏死组织感染等,则会提高病人的死亡率。

重症急性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在疾病中占比为5%-10%,会出现器官功能衰竭情况,存在极高的死亡率。病人会出现高热、腹痛、腹胀、黄疸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休克、呼吸困难、昏迷等。

胰腺炎的治疗要点有哪些?

禁食和胃肠减压。病人出现急性胰腺炎,禁食可以降低胰液分泌,减少病人自身消化。如果病人存在腹胀等症状,则可以实施胃肠减压、灌肠来减轻腹胀,令病人的病情逐步稳定。

液体复苏和纠正电解质紊乱。病人在发病的第一天内,医生需为病人补液,避免病人出现脱水等风险。但是,这要结合病人的身体情况,为其予以适当补液,避免液体负荷过重造成并发症。

抑制胃酸分泌。在为病人实施治疗期间,医生可以适当使病人禁食,同时为病人予以奥美拉唑等可以控制胃酸分泌的药物,降低对胃部的刺激,进而减少胰腺分泌。

营养支持。早期营养支持一般采用全胃肠外营养。如病人的病情逐步稳定,可过渡到肠内营养,避免肠道菌群移位。

药物治疗。病人可以使用生长抑素、蛋白酶抑制剂等药物,控制胰腺外分泌以及胰酶活性。

并发症的处理。病人在治疗期间,极容易出现胰腺假性囊肿或脓肿等并发症,继而对病人的健康产生影响。此时,需为病人实施穿刺引流或手术清创等处理措施。

监护和支持治疗。医生要对病人的病情进行重点关注,结合病人的病情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促进病人尽快康复。

总之,胰腺炎在发病之后病情严重,医生需及时为病人实施治疗。同时,由于疾病存在差异性,所以医生需结合病人的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38608622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