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冷,儿童呼吸道疾病也逐渐进入高发期。孩子不舒服会影响身体发育。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和了解儿童呼吸道疾病——毛细支气管炎该如何正确预防。
什么是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较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急性感染疾病,一般发病年龄在2岁以下,小婴儿(1—6个月)比较多见。由于婴孩的细支气管没有软骨支撑,只有平滑肌,所以很容易出现塌陷(病变部位的细支气管直径只有75~300微米)。而婴孩的气道很窄,感染后很容易引起水肿,气道会更窄,坏死的物质会造成气道堵塞,使得二氧化碳和氧气不能及时交换,从而导致孩子出现紫绀,气急和喘鸣等严重表现。这类病症任何季节都可能发生,但是常发生于寒冷的冬季,主要还是因为病毒盛行所致(如腺病毒,流感病毒和合胞病毒等都会引发此病)。因此,毛细支气管炎不能定义为一般的支气管炎,而是一种婴儿时期的特殊肺炎。
毛细支气管炎起初症状并不明显,通常孩子在受凉或感冒后会出现发热(体温38度左右),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可能还会伴随消化道疾病,如呕吐和腹泻等,多数不严重。有些婴孩在感染之后会出现轻微的干咳,但不发热,3天左右咳嗽症状可能会加重。尤其是接触冷空气后,清晨或夜间持续性咳嗽较明显,严重时会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憋喘的症状表现。同时,孩子还可能表现出入眠困难、精神差、三凹征、肺部湿啰音、气急等症状。
毛细支气管炎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病原体,病毒感染导致的毛细支气管炎。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选择雾化或静脉滴注(三氮唑核苷),也可用干扰素肌注。如果是细菌感染所致可选择使用适当的抗生素,支原体感染所致可选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2)生物制品治疗。临床症状严重的患儿可以选择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需要连续使用3-5天,不仅可以缩短排毒时间,还会逐渐减少排毒量,对病症患者很有效。抗合胞病毒免疫球蛋白与免疫球蛋白效果相当,而抗RSV单克隆抗体主要针对危重婴儿,如免疫力缺陷,先天性心脏发育不良,早产儿等。此外,毛细支气管炎反复喘息发作的患儿也可以选择抗RSV单克隆抗体(易造成RSV基因突变,对该单克隆抗体产生抗性,所以要依情况而定)。
(3)控制喘憋。情况严重的患儿可以选择喘乐宁进行雾化吸入,憋喘及严重的患儿可用糖皮质激素(其他治疗效果不明显时也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此外,数小时后还可使用甲基泼尼松龙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进行静脉滴入。
(4)氧疗。患有毛细支气管炎的婴孩基本都会出现低氧血症,严重的患儿可以选择面罩给氧,鼻前庭导管给氧和氧帐等不同吸氧方式。
如何正确预防毛细支气管炎?
(1)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首先室内温度和湿度要适宜,空气清新,周围要保持干净整洁。平时要注意勤通风,尽量不要在室内吸烟、喝酒以免影响婴儿气道发育。夏季和冬季要尽量注意空调的使用时间,因为在空调环境下更容易引发毛细支气管炎和其他病症。
(2)母乳喂养及饮食习惯。首先建议尽量给予孩子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加孩子的抵抗力。并在不同年龄段做好辅食添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平时要注意给孩子多吃一些易消化,含有丰富维生素和高热量的食物。同时多带孩子晒太阳,去户外活动,注意补充维生素D帮助钙吸收,防止佝偻病。
(3)做好防护与清洁。换季时要注意给孩子做好保暖,不要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防止病毒感染。外出时给孩子做好防护,如戴好口罩,准备好消毒纸巾等。平时家长要做好自身卫生清洁,给孩子勤洗手,餐具、奶瓶和杯子等要适当消毒处理。同时,家长要带孩子定期体检,按时接种疫苗。家长朋友一定要注意让孩子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