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当肺组织出现异常增生形成“肿块”,就构成了肺部肿瘤。这类肿瘤分为恶性与良性:恶性中以肺癌最常见,占肺部肿瘤的80%以上,且发病率逐年升高;此外还有肺转移瘤;良性肿瘤则以肺错构瘤为主,生长慢、危害小。肺癌的发生与吸烟、空气污染、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做好护理需从“识风险、辨症状、分阶段照护”入手,帮助患者减少痛苦、提升生活质量。
一、先辨肿瘤类型:恶性与良性,症状和风险大不同
不同肺部肿瘤的特点、症状差异显著,先分清类型才能精准护理:
1.恶性肿瘤:肺癌与肺转移瘤,需警惕“隐匿进展”
肺癌:最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
按生长位置可分为“中央型”(靠近气管、支气管)和“周围型”(靠近肺外周),早期多无症状,随病情进展逐渐出现不适:
局部症状:持续干咳、痰中带血、胸痛;
全身症状:不明原因体重下降(1个月内降5%以上)、乏力、低热(37.5-38℃,午后明显);晚期症状:肿瘤压迫气管会导致呼吸困难,转移至骨骼会引发骨痛(如胸痛、背痛),转移至脑部可能出现头痛、头晕、肢体无力。
2.良性肿瘤:以肺错构瘤为主,“温和生长”危害小
肺错构瘤是最常见的肺部良性肿瘤,由肺组织异常增生形成,多含脂肪、钙化成分,好发于中青年人,90%以上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做胸部CT时偶然发现。少数肿瘤较大(直径超过5厘米)时,可能压迫周围肺组织,引起咳嗽、胸闷,但不会转移,手术切除后即可治愈,无需后续化疗、放疗,护理重点在定期随访和术后恢复。
二、揪出肺癌诱因:这些风险因素,早规避早保护
肺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以下3类因素最关键,日常需重点规避:
吸烟:最明确的“致癌元凶”
吸烟是肺癌的首要诱因——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物质会损伤肺黏膜,长期刺激下,正常细胞易发生癌变。数据显示,吸烟者患肺癌的概率是不吸烟者的10-20倍,每天吸烟超过20支、烟龄超过20年的人,风险更高;即使不吸烟,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肺癌风险也会增加30%。
空气污染:“看不见的健康威胁”
长期暴露在污染空气中,有害物质会沉积在肺部,诱发炎症和细胞突变。
遗传与基础疾病:“不可忽视的内在因素”
若直系亲属患肺癌,本人患肺癌的风险会增加2-3倍,这与遗传基因对致癌物的敏感性有关;此外,患有慢性肺病的人,肺部长期处于炎症状态,也会增加肺癌的发生概率。
三、护理核心:分阶段照护,兼顾治疗与生活质量
肺部肿瘤的护理需根据“治疗前、治疗中、康复期”分阶段调整,不同治疗方式的护理重点也不同,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治疗前护理:做好准备,为治疗“铺路”
配合检查:明确病情是前提
需按医生要求完成胸部CT、肺穿刺活检(明确肿瘤性质)、心肺功能检查(评估手术耐受度)等,检查前要注意:做肺穿刺前需禁食4小时,避免剧烈咳嗽;做肺功能检查前要避免剧烈运动、吸烟,保持情绪稳定,确保检查结果准确。
营养储备:增强身体“耐受力”
治疗(尤其是手术、化疗)会消耗大量体力,术前1-2周需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比如每天吃1-2个鸡蛋、喝300毫升牛奶,搭配鱼肉、瘦肉,多吃新鲜蔬果,避免辛辣、油腻食物,若食欲差,可将食物打成泥状,少量多餐。
心理疏导:缓解“恐惧与焦虑”
患者可能因“担心癌症预后”“害怕治疗痛苦”产生焦虑,家属可通过医生了解治疗方案,用通俗语言告知患者,避免隐瞒病情;也可鼓励患者与病友交流,分享治疗经验,或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减轻心理负担。
2.治疗中护理:针对性应对,减少不适
手术治疗护理:肺癌手术多为胸腔镜微创手术,术后护理重点在“促进肺复张、预防感染”:排痰护理:术后6小时可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必要时用雾化吸入稀释痰液,避免痰液堵塞气道引发肺炎;
伤口护理:术后伤口用无菌敷料覆盖,每天观察是否有渗血、渗液,若敷料浸湿需及时更换,术后1周内避免伤口沾水,遵医嘱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疼痛管理:术后1-3天伤口会有疼痛,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痛药,避免因疼痛不敢咳嗽、深呼吸,影响肺功能恢复。
化疗/放疗护理:
化疗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脱发等副作用,放疗可能导致皮肤损伤、乏力,护理需针对性应对:
化疗副作用:化疗前30分钟可服用止吐药,减少恶心呕吐;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油腻、气味重的食物;若出现脱发,可提前准备假发、帽子,减少心理不适;
放疗副作用:放疗部位皮肤可能出现发红、干燥、瘙痒,需穿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摩擦皮肤,不要用肥皂、热水清洗放疗部位,可在医生指导下涂温和的皮肤保护剂(如维生素E乳膏);放疗期间要多休息,避免劳累,定期检查血常规(预防白细胞降低导致感染)。
3.康复期护理:长期管理,预防复发
饮食与运动:逐步恢复体力
康复期需继续保持高蛋白、高纤维饮食,避免吸烟、饮酒,少吃腌制、熏烤食物;运动要循序渐进:术后1个月可做散步、太极拳等轻度运动,术后3个月可逐渐增加运动强度,但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过度劳累。
心理调节:重建生活信心
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因“担心复发”“身体不适”出现抑郁情绪,家属需多陪伴、倾听患者感受,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或培养兴趣爱好,帮助患者重建生活信心;若情绪问题严重,可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定期随访:盯紧“病情变化”
肺癌患者术后需定期复查:术后1-2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3-5年每6个月复查一次,5年后每年复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肺错构瘤患者若未手术,需每年做一次胸部CT,观察肿瘤大小,若肿瘤无变化,无需特殊处理,若短期内增大,需及时手术切除。
四、总结:肺部肿瘤不可怕,科学护理是关键
无论是肺癌等恶性肿瘤,还是肺错构瘤等良性肿瘤,“早发现、早治疗、科学护理”都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日常需规避吸烟、空气污染等风险因素,定期做胸部体检(尤其是吸烟、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若确诊肿瘤,需按阶段做好护理,配合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运动和心态,才能更好地守护肺部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