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是在多种致病因子的影响下,产生的消化道黏膜炎症反应以及坏死脱落等现象,病情逐步严重后会损伤肌层。其中,胃是消化性溃疡常发部位,因此做好保胃工作尤为重要。对此,本文将针对胃溃疡的胃部保护各项内容进行简要普及。
胃溃疡发生的原因
胃溃疡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其中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胃溃疡出现的重要因素。若三餐不规律则会导致过饥过饱等现象,造成胃黏膜保护机制紊乱,并且长期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会对胃部产生强烈刺激,导致胃酸分泌过多,进而损伤胃黏膜。同时,烟酒也会对胃部产生伤害,烟草中的尼古丁会降低胃黏膜保护能力,酒精会刺激胃黏膜造成胃部损伤。除不良饮食外,精神压力也会导致胃溃疡的出现,病人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会使胃部节奏逐步打乱,造成胃酸分泌失调,提高胃溃疡风险。遗传因素方面,若家族存在病史,则胃溃疡发生的概率会明显增高。
胃溃疡症状有哪些?
胃溃疡在发病后所产生的症状较多,以上腹疼痛为主,会引发病人胃部出现隐痛、钝痛以及灼烧感,一般在用餐后一到两个小时发生,直到下次进食才会逐步缓和。部分患者还会产生呕吐、恶心等现象,若产生呕吐则会排出未消化食物,严重时还会带有血丝。胃溃疡还会引发患者胃口降低、腹胀等症状,是因为胃部消化功能逐步降低,进而导致肠胃不佳。
如何降低胃溃疡发病概率?
(一)药物控制
奥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等,可以有效控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黏膜保护剂可有效作用于消化性溃疡治疗,促进黏膜愈合。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可有效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降低溃疡发生概率。
(二)控制胃溃疡复发
1.适宜休息活动
病人若处于胃溃疡活动期或者病情较为严重,通过卧床休息可有效缓解疼痛。若病人病情较轻,可引导其适当活动,可有效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
2.饮食控制
定时定点进餐,并且按照少食多餐原则,避免过饱过饥,同时以高热量、易消化等食物为主,如进食软饭、米粥等。对于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洋葱、韭菜、咖啡、浓茶等,应避免食用。
3.戒烟戒酒
烟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会刺激胃黏膜,还会导致黏膜下血管收缩与痉挛,导致黏膜缺氧缺血,进而破坏胃黏膜。同时,尼古丁还会导致胆汁以及十二指肠液反流到胃部,产生弥漫性胃炎以及萎缩性胃炎等。并且吸烟会促进胃的蠕动,导致大量胃酸分泌,进而发生胃炎以及溃疡等病变。因此,为有效降低胃溃疡病症的发展,患者需戒烟。为避免病情复发,患者还要控制饮酒。长时间对酒精的依赖会导致病情逐步加重。
总而言之,胃溃疡属于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为有效控制胃溃疡的发生,需要及时用药治疗,同时要控制自身饮食、生活习惯等,促进胃黏膜恢复,降低病情反复发作,还要戒烟戒酒,降低对胃部的刺激,做好保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