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体检成为人们了解自身身体状况的有效途径。而血脂检查作为医疗体检的关键项目,其中蕴含着复杂多样的健康密码。所以,本文将带领大家一同揭开体检中心血脂检查的神秘面纱,为人们更好地了解自身身体状况助力。
血脂概述
血脂就是血液中所含脂类物质的统称,其中包括游离脂肪酸、胆固醇、磷脂、甘油三酯等等。这些物质在人们身体中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其中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不可或缺的成分,同时为人体激素合成助力。甘油三酯的作用是帮助身体储存能量。一旦人们在日常体检中出现血脂异常的情况,则代表健康状况出现问题。
血脂检查的指标
体检中的血脂检查含有多项指标,其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关注度最高的检查指标。在众多血脂检查指标中,总胆固醇担任大家族“族长”的角色,包含血液中所有胆固醇。在人体健康达标的情况下,总胆固醇范围在0-5.18mmol/L范围内,如果数值过高,则代表人体极有可能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甘油三酯指标可以直接反映人体脂肪储存情况,人体健康达标的情况下,该指标通常控制在0-1.70mmol/L范围内,如果该指标长期超标,则容易引发胰腺炎等疾病。尤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长期酗酒、暴饮暴食,更容易导致甘油三酯指标上升。在人体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视为“坏胆固醇”,其如同一个搬运工,会将胆固醇搬运到血管壁,长此以往会在血管壁沉积,在体检中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正常值一般在0-3.37mmol/L范围内,如果指标高出正常值,则容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进而形成粥样斑块,导致血管变硬、狭窄,严重甚至会阻碍血液流通,并引发脑梗死、冠心病等严重疾病。相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是“好胆固醇”,其能够将血管上沉积的多余胆固醇逆向转运回肝脏,使人体逐渐代谢掉,在体检中心,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正常指标在1.29-1.55mmol/L范围内,并且该数值越高,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越强。
血脂检查前的注意事项
在体检过程中,血脂检查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体检前要空腹12小时以上,因为进食后血脂水平会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波动,尤其摄入高脂肪食物,会严重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
第二,检查前几天要饮食清淡,避免烟酒,减少剧烈运动,使身体处于稳定状态,如此才能保证血脂检查结果客观、真实。如果血脂检查结果异常也不必惊慌失措,检查结果略高于正常指标,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如增加日常运动量,每周坚持150分钟左右的慢跑、快走等有氧运动,促进脂肪快速代谢。同时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胆固醇、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多吃新鲜蔬果及含有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戒烟限酒,以此来调节血脂。
如果体检结果严重超标,则可以谨遵医嘱服用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贝特类药物等,并要求定期复查,以确保血脂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