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静的夜晚,当人们沉浸于梦乡之中,一种潜在的健康威胁可能正悄然来袭——睡眠呼吸暂停。这种病症常常在无声无息中对身体造成多方面的严重损害,却又容易被忽视,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并高度重视。
睡眠呼吸暂停概述
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睡眠时呼吸出现异常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过程中呼吸会反复停止和重新开始。其最常见的类型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多因上呼吸道阻塞所致。当我们入睡后,咽部肌肉松弛,舌根后坠,软腭下垂等情况可能会导致气道变窄甚至完全阻塞。空气无法顺畅地进出肺部,呼吸便会暂时中断。一般情况下,每次呼吸暂停可持续数秒至数十秒不等,严重的患者一晚上可能会发生数十次甚至数百次这样的暂停。
危害
影响睡眠质量和日常状态:对于患者自身而言,睡眠呼吸暂停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睡眠质量严重下降。夜晚频繁的呼吸暂停会导致睡眠片段化,即使睡眠时间看似充足,但由于不断被打断,深度睡眠阶段明显减少,使得患者在白天感到极度困倦、乏力、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等。长期如此,还会影响患者的情绪状态,容易出现烦躁、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对工作和生活产生诸多负面影响。比如,在工作中频繁出错,无法高效地完成任务,甚至在驾驶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场合因困倦而引发交通事故,对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影响心血管系统:睡眠呼吸暂停的危害远不止影响睡眠和日常状态这么简单,它还与多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密切相关。从心血管系统来看,由于呼吸暂停时身体会出现短暂性缺氧,这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急剧上升。长期反复的血压波动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促使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大大提高了患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研究表明,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的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影响呼吸系统:在呼吸系统方面,睡眠呼吸暂停可能会引起或加重肺部疾病。呼吸暂停导致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会使肺血管收缩,肺动脉压力升高,久而久之可能引发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同时,这种异常的呼吸状态还会削弱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使患者更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
影响内分泌系统:从内分泌系统角度分析,睡眠呼吸暂停会干扰胰岛素的敏感性,影响血糖的正常代谢。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会加重病情的控制难度,使血糖波动更大。而对于本身血糖处于临界值的人群,也可能促使其更快地发展为糖尿病。
此外,睡眠呼吸暂停还与肥胖形成恶性循环。一方面,肥胖是睡眠呼吸暂停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者颈部脂肪堆积较多,容易压迫气道导致呼吸不畅;另一方面,睡眠呼吸暂停引发的睡眠紊乱和激素失衡又可能进一步促进脂肪堆积,加重肥胖程度。
诊断与治疗
令人担忧的是,睡眠呼吸暂停在早期往往不易被察觉。很多患者自己可能并未意识到睡眠中存在呼吸暂停的情况,只是觉得白天困倦、没精神,而将其归咎于工作压力大、劳累等原因。身边的家人可能会听到患者睡眠时的鼾声异常响亮且不规律,中间夹杂着呼吸停顿,但也常常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很多患者错过了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最佳时机。
诊断睡眠呼吸暂停通常需要借助多导睡眠监测仪,该仪器能够全面记录患者睡眠过程中的脑电图、心电图、眼动图、口鼻气流、胸腹呼吸运动、血氧饱和度等多项指标,从而准确判断是否存在睡眠呼吸暂停以及其严重程度。一旦确诊,治疗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对于轻度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如减肥、戒烟限酒、避免仰卧位睡眠、适当抬高床头等。而对于中重度患者,则往往需要借助持续正压通气治疗(CPAP),通过佩戴面罩,在睡眠时给予气道一定的正压,保持气道通畅,防止呼吸暂停的发生。对于一些存在上呼吸道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如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鼻中隔偏曲等,可能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解除气道阻塞。
总结
睡眠呼吸暂停虽然在夜间悄无声息地发作,但它对健康的潜在威胁却不容小觑。提高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和警惕性,关注自身及家人的睡眠状况,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睡眠呼吸暂停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夜晚安心入睡的同时,守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