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ICU保护性约束科普:关爱,不止于束缚

对ICU的患者来说,一般需要进行保护性约束。但是,很多患者家属往往会对其产生误解。那么,ICU患者为什么要进行保护性约束?常见的保护性约束方式有哪些?适用于哪些患者?本文将进行重点阐述。

ICU患者为什么需要保护性约束?

一般而言,住进ICU的患者往往病情十分危急,要开展的有创操作也较多。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在患者身上留置各种各样的管道,这些都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适感,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拔管的情况。患者由于处在陌生的环境以及承受着身体上的痛苦,在ICU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部分患者无法控制好自身的行为,甚至会出现气管插管脱出、坠床等情况,危及患者的生命。临床上为了保护患者,并为后续的护理以及治疗做好基础,对ICU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是十分重要的护理干预措施。

常用的保护性约束方式有哪些?

第一,肢体约束带。约束带实际上是一种能够限制患者行动的一种工具。一般用于固定住患者的肢体,这样能够避免患者进行自我伤害以及乱动。结合患者使用约束部位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约束带。第二,约束手套。约束手套的作用是限制患者手部乱动,这样能够避免物品伤害到患者或者是患者用手进行自我伤害。第三,肩部约束带。用作固定患者的肩部,能够减少患者进行起坐运动。一般是将肩部约束带套在患者的双肩上,并将绑带系在床沿或者是床头。

保护性约束适用于哪些患者?

第一,精神科疾病患者。第二,儿科患者,特别是年龄未满8岁的患儿。这部分患儿由于自我保护能力和认知能力尚未得到完善发展,很容易出现抓伤、撞伤或者是坠床等情况,因此需要对这部分患儿采取身体束缚。第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或颅脑损伤严重的患者。这部分患者由于受到病情的影响,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处在躁动的状态,也会出现不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或者是抓伤、撞伤以及坠床等情况。第四,重症监护室患者。这部分患者的病情十分危急,并且在麻醉之后身体不能达到完全清醒,这样就会出现坠床、意外拔管或者是意识障碍等情况。第五,急诊急危重患者。这部分患者由于需要及时进行抢救,并且需要医护人员开展气管切开或者是气管插管等生命支持。但是,患者往往不配合,容易出现烦躁、昏迷等情况,并且还会表现出肢体不配合的情况,从而出现计划性拔管、气管移位或者是穿刺不成功能不良事件的发生。第六,其他情况。有部分患者需要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进行身体约束来开展其他的医护工作。比如对于使用呼吸器的患者,还有部分需要进行颅内术腔引流管、脑室引流管等需要开展留置引流管的患者,都需要预先做好保护性约束,这样能有效开展医护工作。

综上所述,对ICU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是一种在特定情况下开展的一种医护措施,重点是保护患者的安全、满足患者的实际治疗需求。在对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的过程中,一定要取得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38608622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