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就像开启了一场充满惊喜的闯关游戏,而产检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关卡。面对产检单上的各种专业术语,准爸妈们常常一头雾水——“NT”是啥?“唐筛”“糖耐”到底有什么区别?不要着急,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关于产检的那些“行话”!
孕早期最先要做的,是孕三个月左右进行的最重要的一个检查啦,那就是NT,这也是宝宝的第一次健康筛查,NT(颈项透明层)检查是孕早期的首个重要筛查项目,通常在孕11-13周+6天进行。通过B超测量胎儿颈后透明层的厚度,医生可以初步评估宝宝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或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NT值小于2.5毫米通常被认为是正常的,如果数值偏高,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
接下来就是唐筛,全称唐氏综合征筛查。唐筛,分为早期唐筛(9-13周+6天)和中期唐筛(15-20周+6天)。它通过抽取孕妇的血液,检测血清中的特定指标,结合孕妇年龄、体重等因素,综合计算出胎儿患有唐氏综合征的风险。需要提醒的是,唐筛只是风险评估,并非确诊。如果结果显示高风险,准妈妈也不必过度焦虑,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无创DNA检测或羊水穿刺来进一步明确诊断。
了解完唐筛,我们再来认识很多宝妈容易混淆的另外一种检查,也就是“糖耐”,糖耐全称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也就是葡萄糖耐量试验(简称“糖耐”),通常在孕24-28周进行,主要用于筛查妊娠期糖尿病。检查前需要空腹8-12小时,然后饮用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水,分别在饮用前、饮用后1小时和2小时测量血糖水平。这个检查很重要,因为妊娠期糖尿病如果得不到及时管理,可能会对母婴健康造成影响。
最后一个非常重要的检查就是大排畸,“大排畸”是孕中期最重要的详细超声检查,一般在孕20-24周进行。医生会通过超声对胎儿的各个器官和身体部位进行系统检查,包括头颅、脊柱、心脏、四肢、腹腔器官等,目的是排除重大的结构畸形。这次检查通常需要较长时间,准爸妈们还可能看到宝宝的面部特征,是一次令人期待的产检体验。
除了以上主要检查项目,孕期还需要注意:
(1)定期测量血压、体重,监测基础健康状况;
(2)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了解身体基本状况;
(3)孕晚期的胎心监护,确保胎儿安全。
产检是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环节,了解这些检查项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准妈妈们更好地配合医生完成检查。记住,每次产检都是与宝宝的一次重要约会,放轻松心态,做好准备工作,您一定能顺利通过所有产检关卡!
祝各位准妈妈产检一路绿灯,迎接健康可爱的宝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