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肩负着代谢、解毒、合成、免疫等数百种生理功能,被称为“人体的化工厂”。肝功能检验通过检测血液中与肝脏功能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能够客观反映肝脏的生理状态,帮助医生评估肝脏健康程度、诊断疾病类型、监测病情进展,并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关键依据。
肝功能检验的核心指标聚焦于肝脏的三大核心功能。首先是代谢功能,肝脏是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代谢的中心。在糖代谢中,肝脏通过储存和释放糖原维持血糖稳定,肝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血糖波动。脂肪代谢方面,肝脏合成并分泌胆汁酸以助脂肪消化,若胆汁分泌受阻,血液中胆红素和胆汁酸水平会升高,同时可能引发血脂异常。蛋白质代谢中,肝脏合成血浆蛋白如白蛋白、凝血因子等,白蛋白水平下降常提示肝脏合成功能受损,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则反映凝血因子合成能力下降,这是肝功能衰竭的重要预警信号。
其次是解毒功能,肝脏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害或易排泄的物质。当肝脏解毒能力下降时,血液中代谢产物会积累。例如,氨是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正常情况下肝脏将其转化为尿素排出,肝功能严重受损时血氨升高,可能引发肝性脑病,出现意识障碍等症状。此外,肝脏还参与药物代谢,许多药物经肝脏转化后排出,肝功能异常会影响药物代谢速度,导致药物蓄积中毒或疗效降低,这也是临床调整药物剂量需参考肝功能指标的原因。
最后是胆汁分泌与排泄功能,肝脏生成胆汁并排入胆囊储存,进食时释放入肠道助消化脂肪。胆汁主要成分包括胆红素、胆汁酸等,肝细胞损伤或胆道梗阻时,胆汁排泄受阻,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黄疸。直接胆红素升高提示胆道梗阻,间接胆红素升高则多与肝细胞损伤相关。胆汁酸水平变化能敏感反映肝细胞损伤、胆道梗阻等情况。
肝功能检验还能辅助诊断多种肝脏疾病。转氨酶是催化氨基酸与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酶,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AST则广泛分布于心肌、肝脏、骨骼肌等组织。肝细胞损伤时,这两种酶会释放入血,导致血清水平升高。轻度升高可能由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等引起,显著升高则提示急性肝炎、肝坏死等严重损伤。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主要存在于胆管上皮细胞和肝细胞中,其水平升高常提示胆道梗阻或胆汁淤积性疾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等。
此外,肝功能检验在疾病监测与预后评估中同样不可或缺。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定期检测可观察病情进展;肝癌患者治疗中监测有助于调整方案减轻肝脏负担;手术前评估肝功能可预测患者耐受能力及术后恢复风险。
肝功能检验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综合分析。某些非肝脏疾病也可能影响肝功能指标,如剧烈运动、饮酒、某些药物等都可能导致转氨酶一过性升高。因此,解读检验报告时,医生会全面考虑各种因素,避免误诊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