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胰腺炎症性障碍,由多种因素导致胰酶异常激活,引起胰腺组织的自身消化。此病起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性胰腺炎的诊治关键,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急性胰腺炎的症状
急性胰腺炎的典型症状为突发上腹部疼痛,疼痛部位多位于上腹正中或偏左,疼痛剧烈且难以忍受,可向腰背部放射。疼痛一般发生在暴饮暴食或大量饮酒后,常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重症患者还可出现高热、黄疸、休克等症状。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可能腹痛不明显,但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显著升高,需通过检查才能确诊。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病史及临床表现
了解患者是否有暴饮暴食、大量饮酒等诱因,是否有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
主要包括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血脂肪酶的检测。血清淀粉酶通常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后数小时急剧升高,24小时左右达到高峰,4-5天后逐渐降至正常。尿淀粉酶通常在发病24小时后升高,48小时达到高峰,1-2周后恢复正常。此外,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也有助于了解病情。
影像学检查
包括腹部B超、CT及核磁共振检查。B超可发现胰腺肿大、胰周渗液,但易受肠道气体干扰,影响诊断准确性。腹部CT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非常有价值,能清晰显示胰腺及胰腺周围组织的改变,有助于鉴别轻症及重症胰腺炎。核磁共振检查则可更详细地了解胰胆管情况,对胰腺炎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一般治疗
急性期患者应严格禁食,避免任何食物和水的摄入,以减轻胰腺负担。胃肠减压可缓解腹胀、腹痛等症状,促进胰腺功能恢复。同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循环稳定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重要一环。通过静脉补液,纠正低血容量,预防休克的发生。
药物治疗
应通过药物抑制胰酶的分泌,减少胰腺的自身消化。常用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等。对于存在感染的患者,应尽早使用抗菌药物,以防感染扩散。常用抗菌药物包括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等。
内镜治疗
如果诊断为胆源性胰腺炎,需要在发病后的24-72小时内进行内镜手术治疗,以清除胆管结石,恢复胆道通畅,使病情迅速改善并减少复发。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存在并发症或病情持续恶化的患者,如胰腺和胰周坏死组织继发感染、暴发性胰腺炎等。手术方式包括坏死组织清除加引流术、假性囊肿引流术等,旨在清除坏死组织、控制感染、改善胰腺及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
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及预防
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胰腺脓肿、胰腺假性囊肿、胰瘘、左侧门静脉高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等。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关键在于减少诱因,如禁止饮酒、保证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控制慢性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