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疼痛作为一种临床上经常出现的症状表现,通常在患膝关节炎、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韧带损伤、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后出现,中医上常将其称作“膝痹病”。中医常采用温针灸的方式对膝关节痛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并改善膝关节功能。
一、什么是温针灸?
温针灸是指一种将针刺疗法与艾灸疗法相结合的中医外治方法,将艾灸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针柄、针体以及针尖传导到经络穴位深处,强化针刺疗法与艾灸疗法的效果,可达到温经驱寒、活血通络、缓解疼痛的效果,在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上具有显著疗效。
二、温针灸如何治疗膝关节痛?
在膝关节痛治疗中,温针灸疗法的应用能够借助温热效应的透皮吸收,使膝关节局部营养血管扩张,加快膝关节部位的血液循环,逐渐消除炎症的同时还能够使寒凝、闭阻的血管疏通,使相应的关节得到气血滋养,从而减轻疼痛症状。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痛可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操作:
1.选取穴位:中医通常会选择内膝眼、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等穴位作为温针灸治疗的穴位。其中,选取内膝眼穴位能够达到舒筋活络的效果,选择阳陵泉穴能够达到调理经筋的效果,选取足三里穴能够达到疏经通络、通畅中气的效果。
2.针刺操作:中医在针刺操作的时候,应使患者处于仰卧位或俯卧位,将膝关节以及周围的穴位全部暴露在外,并经过消毒后选择合适的毫针,借助合适的针刺手法将毫针刺入患者穴位中,得气后留针。
3.艾灸操作:在留针的时候,中医需要将艾炷或艾条插于针柄上点燃施灸。艾炷的长度在2厘米左右,点燃后使其自然燃烧,借助针体将热量传递到穴位中。同时,中医也可以采用温和灸的方法,将艾条点燃之后,手持艾条在患者穴位上方2厘米至3厘米的位置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位置感受到温热,但避免其出现灼痛,每次灸的时长应当控制在15分钟至20分钟。
通常,患者需每隔1日治疗1次,每7天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应当间隔5天的时间,具体的疗程则需要根据患者膝关节疼痛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进行灵活调整。
三、温针灸治疗膝关节疼痛有哪些注意事项?
1.明确禁忌证:热针灸疗法不适合患有热性病、高血压、抽搐、痉挛等疾病的患者,如果患者在治疗前出现发热或急性感染,也不可进行温针灸。所以,在温针灸治疗前,患者应当明确禁忌证,并如实告知医生病史,以便于医生判断是否适合进行温针灸治疗。
2.选择正规机构:温针灸疗法需要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操作,患者及其家属不可自行操作。所以,在治疗膝关节疼痛时,患者应当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确保医生具有行医资质,确保自身的安全。
3.配合医生操作: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配合医生操作,一旦在治疗期间出现不适,需及时告知医生。
4.观察反应:在温针灸治疗后,患者需对针灸位置的反应进行观察,如果出现红肿、发热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同时,在温针灸后应做好膝关节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