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溃疡性结肠炎:肠道的“火焰伤”

在人体消化系统中,肠道如同一条繁忙的“运输通道”,默默执行着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和排出废物的重要任务。然而,有一种疾病却如同肠道里肆虐的“火焰”,无情地侵蚀着肠道健康,这就是溃疡性结肠炎。

认识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疾病,主要累及直肠与结肠的黏膜及黏膜下层,呈现出连续性、弥漫性的炎症态势,仿佛肠道内壁燃起熊熊烈火,持续灼烧肠道组织,进而引发一连串不适症状。

目前,其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晰,医学界普遍认为,这是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所致。免疫系统本应抵御外来病原体,却误将自身肠道组织当作攻击目标,引发炎症反应。比如,家族中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史的人群,其发病风险相对较高,同时长期精神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等环境因素,也可能诱发该病。

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表现

1.肠道症状: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粪便中常带有黏液和脓血。这是因为炎症导致肠道黏膜受损,黏液分泌增加,同时黏膜出血混入粪便。患者还会经历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的阵痛,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里急后重感也较为常见,即总有排便不尽的感觉,这是由于直肠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引起的。

2.全身症状:长期的肠道炎症和营养吸收不良,可能引发全身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这是身体对炎症的一种反应。体重减轻也很常见,因为肠道炎症影响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身体处于炎症状态,能量消耗增加。此外,还可能出现贫血症状,如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这主要是由于长期失血和营养缺乏导致的。

诊断与检查

1.结肠镜检查:这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最重要的方法。通过结肠镜,医生可以直接观察到肠道黏膜的病变情况,如黏膜的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形成等。同时,还可以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炎症的性质和程度,帮助确诊和排除其他肠道疾病。

2.粪便检查:粪便常规和潜血检查可以了解粪便中是否有白细胞、红细胞,以及潜血是否阳性,有助于判断肠道是否存在炎症和出血。粪便培养则可以排除感染性腹泻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肠道炎症。

3.血液检查:血常规可以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和贫血。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通常会升高,反映身体的炎症状态。此外,一些自身抗体检查,如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等,也有助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

治疗与管理

1.药物治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主要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氨基水杨酸制剂是轻、中度患者的首选药物,如柳氮磺吡啶、美沙拉秦等,它们可以抑制肠道炎症反应。糖皮质激素适用于中、重度活动期患者,能快速控制炎症,但长期使用可能会有较多副作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环孢素等,常用于对激素依赖或无效的患者。近年来,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等,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2.饮食与生活管理:患者应遵循易消化、少渣、富含营养的饮食原则。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减少对肠道的刺激。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因为精神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3.定期复查: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患者应定期复查结肠镜、血常规、炎症指标等,以便医生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溃疡性结肠炎是肠道的“火焰伤”,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科学的管理,多数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乐观心态,与医生共同努力,战胜这一疾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38608622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