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而介入治疗,尤其是支架植入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支架植入术的原理
心脏支架是一种金属网状装置,通常由药物涂层的金属网构成。支架植入术是利用穿刺、导管、球囊导管扩张形成和金属内支架置入等技术,将支架输送到血管狭窄或堵塞的部位。在手术中,医生通过在患者手臂或腿部做小切口,将导管引入冠状动脉,随后将支架沿导管送至狭窄或堵塞处,撑开血管,使管腔扩大,血流通畅。
支架植入术的具体作用
1.恢复血流,改善心肌供血
当冠状动脉出现狭窄或堵塞时,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发心悸、气短、胸痛等症状。植入支架后,可撑开狭窄或堵塞的血管,使局部血液流通,改善心肌供血供氧,避免心肌继续坏死,从而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预防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极其严重的病症,往往由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起。对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及时植入支架可快速开通闭塞血管,恢复心肌血流,挽救濒死的心肌细胞,减少心肌梗死的面积以及并发症,降低死亡风险。
3.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植入支架能缓解身体不适症状,改善心脏功能。同时,对于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可以预防心脏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和复发,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支架植入术的优势
支架植入术具有微创、恢复快、效果明显等优点。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它能够在不开胸的情况下,通过导管将支架送入狭窄的冠状动脉,实现血管的扩张和再通,大大减少了手术风险和创伤。同时,患者术后恢复期通常较短,住院时间也相应缩短,能更快地回归正常生活。
术后注意事项
虽然支架植入术效果显著,但患者术后仍需遵循医嘱。要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和尿酸等危险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同时,患者需定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并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介入治疗中的支架植入术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在改善患者症状、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笔者相信支架植入术将会更加完善,为更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