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贫血还是缺铁?一张血常规告诉你

贫血是临床上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而缺铁性贫血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贫血类型。很多人拿到血常规报告,看到“血红蛋白低”就以为是贫血。实际上,贫血并不等同于缺铁,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什么是贫血?贫血一定是缺铁吗?

贫血是指血液中血红蛋白(Hb)低于正常,导致组织缺氧。根据WHO标准,男性Hb低于130g/L、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10g/L,即可诊断为贫血。

贫血的原因主要有三类:一是红细胞生成减少,如缺铁、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或慢性病引起的造血功能下降;二是红细胞破坏过多,如溶血性贫血;三是红细胞丢失,如出血所致。

缺铁性贫血较为常见,但并非所有贫血都是因为缺铁。确诊需结合血常规及其他实验室检查。

如何通过血常规判断贫血类型?

1.红细胞相关指标

血红蛋白(Hb):主要用于确定是否贫血。Hb低于参考范围可提示贫血,但需结合其他指标分析病因。

红细胞计数(RBC):反映红细胞总量,正常范围一般为(4.0-5.5)×106/μL,若Hb降低而RBC正常或增高,可能提示地中海贫血等疾病。

红细胞压积(HCT):表示血液中红细胞所占的体积比例,通常与Hb一致,降低时提示贫血。

2.红细胞形态及大小相关指标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反映红细胞大小,正常范围为80-100fL。

MCV<80fL:小细胞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MCV=80-100fL:正常细胞性贫血,如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病贫血。

MCV>100fL:大细胞性贫血,如巨幼细胞性贫血。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反映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和浓度。MCH低常见于缺铁性贫血,MCH高可能见于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

3.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是尚未成熟的红细胞,反映骨髓造血能力。

若网织红细胞升高,提示骨髓造血活跃,可能是溶血性贫血或急性失血性贫血。

若网织红细胞降低,提示骨髓造血能力受损,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晚期。

贫血的常见类型及鉴别

缺铁性贫血:因铁摄入不足、慢性失血或吸收障碍所致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女性月经过多或消化道出血者。

巨幼细胞贫血:由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引起的大细胞性贫血,多见于素食者、妊娠期妇女或慢性胃病患者。

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在体内过早破坏导致的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常因遗传病或自身免疫反应引起,伴有网织红升高。

慢性病贫血:由慢性感染、肿瘤或慢性肾病等引发的贫血,MCV正常或稍低,铁利用受限但铁储备充足。

结语

贫血的类型多种多样,并非所有贫血都是缺铁引起的。一张血常规可以为贫血的初步诊断提供重要线索,但要明确贫血的具体类型,还需结合铁代谢、维生素B12、网织红细胞等检查。当血常规提示贫血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真正的病因诊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38608622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