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1

手术室里的“隐形盔甲”:无菌操作如何守护生命防线?

在人们的印象中,手术室是一个充满高科技设备且神秘而严肃的地方。在这里,医生们如同技艺精湛的工匠,与疾病展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较量。然而,在这场关乎生死的战斗中,有一道“隐形盔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就是无菌操作。

手术中的“敌人”:微生物威胁

人体自身拥有一套强大的免疫系统来抵御外界病菌的入侵。但当进行手术时,皮肤这一重要的物理屏障被切开,原本被阻挡在外的微生物便有了可乘之机。这些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它们一旦进入手术创口,就可能引发感染。手术部位的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无菌操作:全方位的守护

术前准备:未雨绸缪

1.手术环境清洁:手术室在术前会进行全面的清洁和消毒。墙面、地面、手术台等所有表面都会用特殊的消毒剂擦拭,以减少环境中的微生物数量。空气也会通过净化系统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尘埃和微生物,使手术室达到相应的空气洁净标准,如百级层流手术室,每立方米中≥0.5μm的尘粒数不超过3500个,为手术创造了一个相对无菌的空间。

2.手术器械灭菌:手术器械的灭菌是无菌操作的关键环节。像手术刀、镊子、剪刀等各种器械,会根据材质和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灭菌方法。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高温(通常121℃或134℃)和高压(一般103.4kPa或205.8kPa)的条件下,持续一定时间,能够杀死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3.医护人员准备:进入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着装规范,换上专门的洗手衣,戴帽子、口罩,将头发、口鼻完全遮盖,防止自身携带的微生物污染手术区域。然后进行外科洗手,按照特定的顺序和方法,用洗手液或消毒剂仔细清洗双手和手臂,从指尖到肘上10厘米的区域都要清洗到位,时间通常不少于3分钟。洗完后,用无菌毛巾擦干,再穿上无菌手术衣,戴上无菌手套,确保身体与外界隔离。

术中操作:谨小慎微

1.无菌区域维护:手术过程中,会明确划分无菌区域和有菌区域。手术台以及铺在患者身上的无菌单覆盖的范围属于无菌区域,医护人员的手、器械等只能在无菌区域内操作。一旦有物品超出无菌区域,就被视为污染,不能再用于手术。例如,手术器械如果不慎掉落至无菌单外,就必须更换新的器械。

2.减少人员流动:人员的流动会增加空气中微生物的悬浮和传播。因此,手术室会严格限制进入的人数,并且要求人员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走动。每一次开门、人员进出都可能带入外界的微生物,所以只有在必要时才开启手术室门,且进出时要迅速关闭,以维持手术室的无菌环境。

3.防止交叉感染:手术过程中,如果需要处理不同部位或不同性质的组织,会更换相应的器械和手套,防止病原菌的交叉传播。

术后处理:善始善终

1.手术器械处理:术后,手术器械会立即被送往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处理。首先进行初步的清洗,去除器械表面的血液、组织等污染物,然后进行分类,根据器械的材质和类型选择合适的清洗、消毒和灭菌程序。

2.手术环境清洁:手术室在术后同样要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对手术台、地面、墙壁等进行全面擦拭消毒,清除手术过程中可能残留的微生物。

无菌操作:患者生命的坚实护盾

无菌操作在手术中就像一道坚不可摧的“隐形盔甲”,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步骤都关乎着患者手术的成功和术后的康复。它看似无形,却实实在在地降低了手术感染的风险,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让无数患者能够在手术后顺利康复,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386086225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lydaobao2025@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首页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