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苯地平,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降压药物,是许多高血压患者日常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通过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本文将详细介绍硝苯地平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用法用量以及副作用等,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药物。
硝苯地平的作用机制
硝苯地平属于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能够阻断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细胞中电压依赖性L型钙通道,可阻止细胞外的钙进入细胞内,降低血管平滑肌的兴奋-收缩耦合,从而使外周动脉血管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最终发挥降低血压作用。此外,硝苯地平还有心肌抑制作用,可降低心肌代谢、减少耗氧量,有较强的扩张冠状动脉血管作用。因此,硝苯地平是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的常用药。
硝苯地平的适应症
高血压
硝苯地平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降压药合用,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心绞痛
硝苯地平是治疗心绞痛,特别是变异型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硝苯地平的用法用量
起始剂量
从小剂量开始服用,一般起始剂量为每次10mg,每日三次。
维持剂量
常用维持剂量为每次10-20毫克,每日三次。部分有明显冠脉痉挛的患者,每次剂量可增加至20-30毫克,每日三到四次。最大剂量不宜超过每日120毫克。
剂量调整
剂量调整通常需7-14天。若症状明显、病情紧急,剂量调整时间可缩短。调整剂量时,应根据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发作的频率和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的剂量来决定。
常见的硝苯地平剂型之间的区别
临床常用的硝苯地平有三种剂型,分别是硝苯地平片、硝苯地平缓释片(I)(Ⅱ)(Ⅲ)和硝苯地平控释片。为了避免破坏药物缓释结构,发挥作用持久疗效,缓释剂型一般不能嚼碎服用。但临床有时需要减少药物剂量,这三种缓释剂型中(Ⅰ)、(Ⅲ)不能掰开服用;但(Ⅱ)有的产品能够沿片面“中心线”完整分开半片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Ⅰ)、(Ⅱ)一般空腹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Ⅲ)虽然说明书也是建议空腹情况下用水整片吞服。但由于其不受胃肠道蠕动及pH影响,因此服药时间不受就餐时间的限制。硝苯地平控释片需要整片服用,不可掰开。控释片不能咀嚼、压碎、掰断,否则会影响药物释放,可能引起致命的低血压。硝苯地平缓释片(Ⅲ)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有不可吸收的外壳,当药片缓慢释放吸收进入人体内后,可在粪便中找到完整的空药片,属于正常现象。
硝苯地平的副作用
血管扩张作用
可能会引起面部发红、发热、头痛、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此外可能会引起下肢水肿。
交感神经活性增强
硝苯地平有可能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活性增强,从而引起心跳加快、心慌等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可能出现如皮疹、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
胃肠刺激
口服的药物也有可能会对胃肠有一定的刺激,引起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